第十八章南中之议

    第十八章南中之议 (第1/3页)

    魏伪帝曹丕黄初四年,汉帝刘禅建兴元年,吴王孙十万黄武二年,九月中旬。

    距离老刘去世也已经过去半年,大汉似乎也开始接受新帝刘禅,成都上下已经开始正常的生活,对于刘禅而言每天变得更加忙碌,为了表现出自己重视农业,依然2、3天会去一次农田耕种。

    在学宫上刘禅也没有闲着,经常接见蜀中著名士人,将其聘请入学宫任教,并下旨益州中每郡可有50位入学名额,提供国家藏书,学宫士子可随意借阅;学子毕业后,各郡县察举时必须优先考虑。

    一时间,武担学宫之事,在益州士族中传得沸沸扬扬,蜀中士族无不翘首以待,纷纷借机想在学宫附近购地筑宅以住,刘禅因为大汉一直筹集南中军资,无法提供大量资金修缮学宫,无奈之下为筹集学宫建筑费用,命费祎、霍弋等人暗地大肆炒卖附近土地,以出售土地赚取费用,于是学宫附近土地水涨船高。

    同时也在杜微、秦宓、许慈三人的游说之下,蜀中大族纷纷掏钱赞助学宫筹办。在蜀中士族鼎力相助之下,武担学宫于9月开始大规模建造,预计年底竣工入学。

    这时,张温跟随邓芝也来到成都,刘禅不得不暂时将注意力从学宫转移到大汉外交上。

    青天白日之下,成都市坊间,人流如潮,十分热闹,一间酒肆之内,坐落于市井繁华处,装饰颇具有羌夷之风,人来人往,生意兴隆。

    “一日闲逛之下,成都繁华丝毫不落于建业,屋中机杼相合,濯色江波,一路入蜀,家家户户勤勉耕种,平原良田万顷,甚至山上都有良田错落,不愧是天府之国。”雅室内,儒雅中年男子,举着酒杯,扫着窗外景象,说道。

    “刘主虽然年幼,但仁政爱民,礼贤下士;诸葛老成谋国,即使刘备病故,南中叛乱,却丝毫没有影响成都。”坐其对面,中年男子,也是感叹说道。

    “何谈不是,杜微益州之望,隐居山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