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赴会(上)

    第二百五十二章赴会(上) (第1/3页)

    公元232年,大汉建兴十年,五月。

    朝会还未开始,殿中群臣手持笏板,脸上的欢喜之色难以遮掩,相互攀谈,或言田亩水利,或谈河西丝绸之路,或聊及其它政事。

    从去年以来,朝政虽忙,但就大汉整体而言,朝廷由内至外都显露出一种磅礴的生机,这种感觉几乎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也展露在众人的脸上。

    郭攸之面露笑意,向身前的蒋琬,道谢说道:“恭喜公琰升迁尚书左仆射。”

    蒋琬很是矜持,谦虚说道:“何喜之有?身居高位者应更为朝局忧虑。某领此重任,日夜难安也!”

    “诸卿归位,陛下将临!”亲卫喊道。

    原本窃窃私语的众人瞬间安静下来,手持笏板,站于阶下,等待刘禅抵达。

    尚书令、司隶校尉、御史中丞三人的专席独坐,诸葛亮不再孤独,御史中丞潘浚在旁相陪,唯有尚书令一位空荡荡的。

    上月,刘禅分尚书仆射李福权柄,设左右仆射,左仆射由蒋琬担任,右仆射依然是李福担任。虽增加蒋琬入台,但蒋琬不过是兼任而已,尚书台的二把手依然是李福。

    问一把手是谁?大汉上丞相、益州牧、司隶校尉、录尚书事、督秦益凉三州军事,武乡侯诸葛亮是也。

    刘禅大踏步入殿,挥扬衣袖,跪坐榻上,看着阶下呼喊庆语的众人,抬手示意众人落座议政。

    诸葛亮率先出列,手持笏板说道:“启禀陛下,臣亮有事奏言。”

    “准!”

    “臣亮请为内府增设水利曹。去岁大汉新颁布《田亩水利律后,各郡县踊跃上呈各地水利,但核查人员却由各处抽调,甚是繁琐。故臣以为可于内府新设水利曹一司,掌大汉郡县水利核查监督之事。”

    从数年前,大汉改革征辟制后,原本属于诸葛亮幕僚的丞相府正式拥有大汉天子认可的编制。从此之后,内府从名义上正式成为治理大汉的政治核心,除了宫廷官吏,中央大部分实权的官吏基本在内府中任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