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盛名难副
第18章盛名难副 (第2/3页)
决策出错。若太过集权到君主手上,反而会成为隐患。当然若使得相权膨胀,亦是会失衡。
东汉王朝是大汉前车之鉴,刘禅不仅要以后事为师,亦要摸着东汉这个石头过河,建立起属于他的大汉帝国。
当下的大汉天子正在宫内浏览《东观汉纪》,以为学习东汉的得失之处。
《东观汉纪》乃是东汉自己为自己修的史书,记载从光武帝至灵帝的史书,历代皆有编撰。在大汉攻下洛阳后,不仅收获了城池,也收缴了大量的史书典籍,而《东观汉纪》便在其中。
拿到书后,刘禅考虑到如何治理大一统的王朝,常翻阅《世祖本纪》,了解刘秀的治政桉例。不过刘禅读得越多,也就越了解到刘秀的黑历史,看得刘禅津津有味。
如在东汉开国之初,刘秀为了安抚北方的游牧民族,每年提供给游牧民族大量的钱财。如给南匈奴钱币一亿九十余万,西域岁钱七千四百八十万,年赏鲜卑二亿七千万钱。
三方的赏赐每年合计支出要有四亿四千五百多万钱,而当时东汉每年的赋税才不过二十二亿钱,光赏赐外族的货币就高达东汉政府的开支的四分之一,其中离谱的是,贿赂鲜卑的二亿七千万钱,是由青徐(今河北、山东、苏北)二州百姓支出。
当刘禅看到此处之时,头皮不由发麻,大概后世大宋亦未如此吧!
大宋每年给辽国、西夏的岁币,也没有达到自身政府财政开支的四分之一。
青徐二州百姓额外承担了大量不属于他们自身的赋税,其最终影响了东汉时期青徐二州的人口,比西汉时期青徐二州的人口大幅度减少了许多。
而且在东汉开国早期,其武力最为强盛之际,对北方匈奴、鲜卑、乌桓的战事,也是常年无功。最终为了防备边疆,不得已引南匈奴入陕北、山西居住。
看得刘禅连连摇头,感叹不已。要知道当时的匈奴已经不是西汉时期的匈奴了,以当时的情况东汉早期对匈奴的战果居然就没赢过。
唯一可说的战果也还是自己人打自己人,南匈奴单于遣左贤王领兵万余人,大破北匈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