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讼棍方胜(4K)

    第一百六十七章 讼棍方胜(4K) (第1/3页)

    菟裘的府衙前,摆着张席子,一个衣帽端正的男人坐于席上,他的身边围了一圈或老或少的菟裘民众。

    男人手中捧着一份竹简,大声宣讲着:“我方胜至鲁三月,游览各地,遍观各邑法令,阅览鲁地之法,大多政令不过徒增笑耳!

    但众邑之中,菟裘的部分政令还算是可以一观。

    只不过呢,菟裘的法令,就算与我郑国的子产之法比较,也是去之甚远,更别说与我的老师邓析所著的《竹刑》相提并论了!”

    周围的民众听了方胜的话,有的人脸上明显现出厌恶的神色。

    因为不管他如何贬低菟裘的政令,事实就摆在那里。

    宰予就任菟裘大夫这半年多以来,大家的日子确实比以前好过了不少。

    别的不说,就冲宰予允许大伙以石涅冲抵田税这一点,一年下来就不知道给他们省出了多少粮食。

    如果换了其他人说这话,菟裘的百姓免不了直接给他甩脸色。

    但方胜说这话,他们却不得不老老实实地听着。

    因为方胜有言在先,只要他们能耐心听完他说的话,他就免费教他们讼狱。

    说白了,就是教他们打官司。

    其实方胜刚来菟裘时,也没多少人理会他。

    直到前阵子,菟裘出了件奇案。

    方胜居然在毫无胜算的情况下,帮助被告方逆转胜诉。

    自那以后,来到府衙前听他宣讲,求他办事的就越来越多了。

    而在方胜背后的府衙台上站着的,高柴则是一脸愤愤的望着他,看他的表情,简直是恨不得直接冲上去给方胜邦邦两拳。

    高柴在菟裘担任的职务是邑司寇,主管刑罚诉讼。

    方胜逆转取胜的案子,正是由高柴亲自督办。

    那件案子的案情其实并不复杂。

    原告方是住在菟裘城北的老人愚叟。

    之所以称这老人为愚叟,倒不是存了侮辱他的心思。

    而是这老人先天智力上有些缺陷,而附近的邻居们就一直称他为愚叟,所以久而久之大家都不记得他的本名叫什么了。

    老人本来有妻有子,但前年他的老伴去世了。

    他的两个儿子,则在攻莒的时候,被征调参军,结果双双死在了战场上。

    妻子全都离他而去,原本妻儿双全的愚叟瞬间就成了孑然一身独夫。

    宰予、冉求、申枨、高柴这些菟裘的管理层都是参加过攻莒之战的。

    虽然他们与老人的儿子素未谋面,但总归还是念着战友的情谊。

    所以在知道了愚叟的情况后,除了按月给愚叟发放鳏、寡、孤、独的特别补贴外,还额外分了一头牛和三十亩良田给他作为抚恤。

    有了这三十亩良田和愚叟原本持有的二十亩土地,再加上耕牛和补贴,愚叟就算把田地租出去,然后直接躺平,这辈子也不愁吃喝了。

    但愚叟本就是个老实巴交的农人,再加上先天智力上有残缺,所以得了田地后,从前日子怎么过现在还是怎么过。

    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心的伺候着田地,用心的喂养着耕牛。

    也许是昊天也可怜愚叟的命运,半个多月前,愚叟的耕牛居然生下了一头小牛。

    愚叟得了小牛之后,高兴地几天没睡着觉。

    后来,他去市集上买盐时,看见那些来菟裘做生意的商队带着一匹刚出生没多久的小马。

    他觉得小马看起来漂亮,于是就拿小牛去同人家换了小马。

    谁成想愚叟换马的情形居然被桑氏的一个族人看见了。

    他知道愚叟的智力有问题,于是就等到没人的地方,呵斥愚叟:“你养的是一头牛,牛是不能生马的,你这马是哪来的?莫不是偷来的!”

    于是他就强行把愚叟的马牵走了。

    愚叟丢了马,伏在地上大声哭泣,正巧被在附近巡视的申枨看见了。

    申枨问完了情况后勃然大怒,立刻就带着愚叟去找了高柴。

    高柴二话不说,直接下令去桑氏拿人。

    桑氏的老族长桑种被吓得够呛,当时就想把人交出去。

    可他一问才知道,干这事的居然是他最宝贝的亲孙子。

    如果就这么把人交出去,按照鲁国律法判处,那么如果按偷窃论罪,以小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