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山贼攻略 第四章 配套工事也要跟上

    终山贼攻略 第四章 配套工事也要跟上 (第2/3页)

至大军来援。

    谁知陈瞻并没有就此打住,又掏出了一张纸:“堑壕挖掘的时候将土石堆在外侧,还以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弓箭。”

    汉朝的时候,将堑壕加入一系列防御工事体系已经比较常见了,所以陈瞻拿出的堑壕并不惊世骇俗。

    但是科技水平限制,一场战斗中远程|武器的作用远小于后世,所以战壕的主要功能还停留在给守军防御倚仗,和消除进攻方机动性的范围内。

    但是此战中双方弓箭充足,陈瞻就打算在这一方面,对壕沟的参数进行一些针对性的改良。(堑壕的修筑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不是简单挖一条排水沟就可以了,但是现在处于菜鸡互啄阶段就不细讲了,等后面将城池攻防战的时候展开说。)

    “图中这个壕沟上宽约五尺,深约三尺,底宽一尺五寸,将掘出的土石堆在外侧,土堆最高处至沟底深约四尺五寸。可以抵挡平射的弓箭,外侧土堆也限制了下落弓箭的入射角度,敌军只有增大出射角度,进行抛射,才能射到壕沟内的军士。”

    “相较于平射可以杀伤一条线上的敌人,抛射只能进行定点打击,且对技术的要求更高,这可以极大地限制对方地弓箭打击力度,降低我方的压力。”

    “而且就算敌军使用抛射,弓箭的有效射程也变短了,而我方可以依托城墙,增加弓箭的有效射程。这样如果将敌军控制在这段范围内,甚至可以达成理论上的无伤。”

    “多增加几道壕沟,以纵向交通壕连接,且每一道壕沟的间距应该是远程|武器的有效射距。这样略作抵抗就可引张猛军进入第一道壕沟,但此时我方二线阵地可以依托工事防守,甚至实现包抄。”

    “而弓兵需要长时间训练,都是张猛的郡兵,可不是那些炮灰流民,所以在流民拔除前端障碍的时候,张猛出于保存力量考虑,也不会让大量弓兵深入。”

    “那时张猛军队形必然已经混乱,而且超出了弓箭的掩护范围,而我方则可提供弓箭掩护,在此情况下我方只要分出一部分兵力抗住步卒一段时间,就可据此配合拒马等物,快速制造障碍,阻碍敌军运动,再配合上黑|火|药……”

    听到此处,陈伯激动得满脸通红,以他的经验看来公子的策略应当是可行的!

    火药才出,敌军并不清楚它的性能,即使看出守军想要制造障碍也不会往这方面想,只会当作普通的抵抗。

    这样,叛军便不会花大力气猛攻,拔除障碍,而在工事的引导下,将大部分叛军集中在一小块区域中,这样火药的威力就可以很好地发挥出来了。

    而且这一策略是普适性的,在火药性能暴露,敌方想出应对之策之前,守城战都可以套用这一模式。

    当然他最为震撼的,不是这一策略本身,而是这策略居然是陈瞻说出的。

    若总结出这一规律的是常年带兵的将领,那确实是让人击节赞叹,但并不如何令人惊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