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洛阳 第二章 创新性的开源方式

    风起洛阳 第二章 创新性的开源方式 (第1/3页)

    所以总而言之,一切的原因都是没钱。

    于是官府开始征税,百姓百姓负担进一步加重,产生流寇,朝廷没钱平叛……进入下一轮循环。

    大雍朝不也这样吗,就陈瞻看来,目前已经进行到第二部和第三步之间了。不过在这“开源”一点上李璜倒是超越了明末的单调政策,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方案“卖官鬻爵”。

    这样不仅解决了财政问题,而且正好能提拔一些新人进入官场,抗衡世家,真是一石二鸟的绝世好方案……个P啊。

    李璜一开始只是卖卖羽林虎贲等低阶职位,以及一些类似“太中大夫”这样空有名头没有实权的文散官。

    后来连县令太守这样的实权地方官也拿来卖,反正在李璜看来,皇权不下县,他自己根本控制不了地方,官位与其让世家掌握着任命权,不如拿去变现,让买|官的和郡县里的豪强自己去狗咬狗。

    当然这些卖官的人如何捞回成本,实现钱生钱,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所以大雍朝的表面问题在于没钱,根本问题在于他对于基层无法施行有效的管理。

    因为大雍(后雍)本就先天不足,目前的大雍是桓武帝中兴(镜像的光武中兴)建立起来的。从乱到治不过十几年,前雍的各个阶级并没有完全崩溃。

    桓武帝出身与皇族旁支,但是他从一开始便缺乏自己的基本武装,在争霸的过程中起家靠的是信都太守任光借给他的四千郡兵,做大靠的是刘植和耿纯的私兵,以及幽州的边防军。

    看吧,世家大族旧官吏,地方豪强,边防军,三种势力全部齐活。

    所以没有自己本钱,桓武帝借助了豪强力量光复的大雍(后雍)本身就矛盾重重。

    当然其他几方势力也是如此,他们要么本身就是豪强,要么是豪强扶上前台的代言人,比如陈家的先祖也在这次动荡中成功押注,才进一步做大,跻身一流世家。

    因而后雍不像前雍开国时期一般,所有利益集团死得只剩自己,从而对于基层实现较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