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洛阳 第二十九章 大数据分析的威力

    风起洛阳 第二十九章 大数据分析的威力 (第2/3页)

荣在文会上,便猜测陈瞻此句所言意指乌桓有反心。

    但是若如此,陈瞻不明说,就是表明他害怕担着逼反乌桓的责任,所以若是他直接问陈瞻,是不会得到答案的。

    因而这个猜测只能由他先开口主动提出,不能由他向陈瞻问出。

    至于陈瞻听了会不会往外乱说,反正他是天下第一号“妄人”,满朝公卿都喷好几遍了,也不差这点黑历史。

    不过陈瞻倒是没有想到这层,他甚至未曾想到自己这句诗还有此等深意。

    陈瞻发誓自己当时真的只是抄诗抄顺了手,没意识到这一点。

    ‘哎,不是自己的,就不是自己的,差点翻车,幸亏现在不是大清,否则万一哪天闹出“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可就哭都没处哭了,看来文抄公不能当啊!'

    虽然这次是他却有针对乌桓之意,但是难保下次还能瞎猫碰上死耗子。

    陈瞻一边在心里下定决心,一边思考着刘荣的问题。

    反正刘荣自己先说了乌桓之事,算是有把柄落在他手里,自然会保密,所以陈瞻也没了顾忌,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猜测:“在下先前在中山确实见了一些矛盾之事,故而心中存疑,刘君先稍坐饮茶,听我慢慢道来。”

    “我当时求医中山,病势昏沉之间所见之事有限,然,有三个疑点。”

    “一者:中山张猛所部马匹甚众。我曾与十几商贾一起陷于叛军追击,追兵皆为普通郡兵服饰,然所乘马匹皆为良驹。初时我以为是我等暴露身份,因而引得叛军派骑兵追袭,事后才知并非如此,张猛所部普通士卒亦能获得马匹。后张猛溃败,逃窜之时所率千人也是一人双骑。”

    “要知道即使中山地处边郡,一匹马也得要五万钱吧,我竟不知我大雍郡兵何时如此富裕了?”

    “其二,刘君也知,近年来天灾频繁,我大雍实无力支付归化军之粮饷,去年应发给乌桓的粮草并未足额到账。而且乌桓去年在没有足够粮草的情况下撑过了一整个冬天,并没有向朝廷伸手要粮。”

    “我原以为是朝廷让冀州刺史代发了去年给乌桓的军费,毕竟这样可以节省途中运输损耗。但是我查遍近三年来冀州的账册,并未发现这笔支出。我想冀州刺史也不会拿自己身家填冀州财政的大坑,还做好事不留名,所以乌桓去年应该确实没有收到朝廷的粮饷。”

    “那么乌桓想要这笔粮食只能从大雍内地获取。可是边境自有防御工事,虽废弛已久,但是但凡有偷渡之人总会留下痕迹。但是去年边境安宁,亦无警报,这十分反常,除非有人缓解了乌桓的压力,补上了这个缺口。”

    “其三则是:当时张猛军仓皇出逃,将城内府库并付之一炬,最后仅剩下满地灰烬。”

    “虽然中山账册与粮草一并焚毁。但是我在裴刺史处看过冀州账册,今年中山并未缴税。而且张猛奔逃之时并未携带辎重,张猛又不养流民,放任他们抢粮,所以粮仓里的余量应该与叛乱之前相差不大,虽说今年发生了蝗灾,但是去年秋收下的粮食也还在。那么多粮草,虽然当时城中混乱,以至大军没有及时救火,但是半个时辰也不至全部烧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