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天下归一的前奏

    (12)天下归一的前奏 (第3/3页)

家这老二,不只贪了外面的抚恤,连自己大哥的遗孀抚恤都贪啊!

    这二少爷早就被亲卫赶到堂下跪着,连同他的一个小妾,一个主谋,一个从犯!威远将军府,知道这个事情的就他俩!

    老夫人毕竟是大家,知道这事的轻重,伏地请罪,只是刘思雨还是把老夫人扶了起来坐好。

    “对于威远将军府其他人,怎么处理,要等父皇的旨意,至于您老这二公子和他这小妾,今天肯定活不成了!”一句话要了这俩的命!

    不是说阵亡抚恤,特别是遗孀抚恤必须遗孀本人领取吗?问题就出在这里,威远将军府这个遗孀抚恤,谁领的?这个小妾!领回来确实也给了她,给了一些,十分之一吧!

    而吴昕那个一品夫人又是怎么知道的?作为当朝唯二的一品夫人,放话出来要给自家男人娶个偏妻下妻,自然就成了城中热点,很多媒人上门,巧的是,有个媒人扭扭捏捏的说的就是威远将军府这个遗孀,作为她的亲戚,说是虽然按律得了一大笔抚恤,平常却省吃俭用的,看起来就好像没拿到抚恤一样,这个媒人只是把有这么一个人告诉了吴家周氏,毕竟那边是威远将军府,媒人可不敢先上门去。

    而吴家周氏,却抓住了“好像没拿到抚恤一样!”,作为工坊的东家,在没赐封一品夫人之前,她就对朝廷各种政策了如指掌,封家军阵亡抚恤何其丰厚,一个寡妇,又没孩童,一辈子都花不完,何必省吃俭用?

    封家军的抚恤一半是朝廷的,一半是将军府的!所以相对于其他军队的阵亡抚恤,封家军确实高出太多!

    吴门周氏特地下个帖子,以一品夫人的名义邀请威远将军府的周氏过来聊天解闷,看到这个周氏的衣饰和随行,她才确定这里面有鬼!

    而新华印刷有着皇帝钦赐的身份,打听事情就比较简单了,从都城衙门一直到朝廷三部,总有人知道这事,只是从没有人查,有人报过,但根本到不了皇帝那里,各部直接就压下来了!

    这个世界不好的地方也就在这里,信息的不对等!像威远将军府周氏这种事情,就是信息不对等的产物!

    一群蛀虫交代完自己的所作所为,签字按印,沙洲城迎来大汉皇朝历史上最为血腥一天,20余口官员,连带全族,几百号人,集中在西城门外斩首!威远将军府二公子和小妾也在内,至于那个府的其他人,那是皇帝才能办的,毕竟是跟随皇帝出生入死的老将军府!

    皇帝的旨意姗姗来迟,跟封小刚想的差不多,鉴于威远将军府其他人根本不知道此事,而且贪挪所得,威远将军府也未曾享受到,皇帝轻飘飘的收回御赐牌匾,收回世袭罔替的闲权,了结案件!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威远老夫人再三打听,知道事件的导火索来自一品夫人的吴宅,也了解到吴门周氏的想法,老夫人看得开,亲自出面开导自己的大儿媳,毕竟大儿子已经没了,也没给自家留后,不如放手,就当给自己这个家的晚辈留条后路。

    皇帝对于此次贪挪事件受害人给了不同程度的补偿,最为突出的就是威远将军府的周氏,册封为郡主,赐婚吴昕,赐宅中州。

    婆家变成第二个娘家,落寞的威远将军府与吴府联姻,后入府的郡主周氏为偏妻,众人称郡主周氏。在入府拜堂后,一品夫人亲自发话,郡主周氏地位等同于她,吴门周氏不分大小,一品夫人坐镇沙洲吴宅,郡主周氏坐镇中州吴宅,新华印刷吴门,从此开启了双周时代,在未来九州大陆风起云涌的浪潮中,跟随封小刚一路见证大汉皇朝征服九州的始末!

    在沙洲处理贪挪事件的封小刚夫妻俩,并未入住原来的将军府,而是住在公主府,皇帝早已将绝大多数的权力给了太子,封小刚很清楚,封建王朝的储君,拥有太多的权力,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把握好了,权力就自然顺利过渡,把握不好一定是弑君篡位。

    每日给太子讲述前世华夏五千年的皇室过往,隐约提到如今皇帝仍在当打之年,而众皇子要么无权,要么年幼,实际上对太子地位构不成任何威胁,太子所需要做的,就是大事必须请示皇帝,小事还是需要与众臣工商议,至于如何区分大小,这是一门学问,太子自己把握!

    当然,夫妻俩同时也告诫太子,目光不要仅限于目前的大汉皇朝,应该把视线布满整个九州大陆,甚至东吴海面以东的倭国,北国以北的沙帝国,北国以东的朝国,西秦以西的楼兰等等,作为大汉皇朝的储君,就应该放眼天下!

    “多了解九州各国的人文地理,了解番邦的历史,无论是当下的监国还是后期的天子,对于你来说都是有益无害的,或许现在你觉得沙洲很大,那是你没去过中州,到了中州你会觉得中州很大,可当你去了杭州,去了成洲,去了长洲,去了平京,你才会懂得,整个天下,最大的城当属平京!”

    “而作为一国太子,又是掌握实权的监国,你想去这些国家的都城,三种可能,一是出访,二是被俘,第三,入主!”

    “至于你想以何种身份,那就是看你的眼界,以及眼界所相对应的实力,大汉皇朝的国力是根本,百姓对皇室的满意度才是大汉皇朝的未来。”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将皇室喻为舟,百姓就是水!这里面还可以细分,朝廷、各部、各级官府是舟,但是水还是最基本的,就是百姓!”

    “我曾在梦里走遍九州,但是那个九州跟咱们这里不同,那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成熟国度,王朝迭代不息,而每一次的王朝更迭,都与当权者昏庸有关,后宫干政、阉党篡政、权臣篡政、甚至因为各级官府阳奉阴违导致民不聊生的揭竿而起均有发生,作为大汉储君,殿下不应把自己局限在朝堂,局限在奏章,梦中有位历经三代帝君的老太后曾对自己的孙儿皇帝说过,信什么都可以,奏章是最不能相信的东西!而梦中那个皇帝,则成了五千年历史上执政时间最久的皇帝!”

    “在中州,陛下拟订的如修路造桥、疏浚河道等一系列事物,相信目前已经有各种奏章传回朝堂,我猜花样众多,但多半都是开口要银子。殿下何不趁此机会,微服私访一番?看看这些奏章的真实性有几分!”

    在沙洲逗留数日,每日都尽心尽力教导太子以及众皇子,对于众皇子,封小刚自然也是当着太子的面,毫不介意太子的想法,以五皇子的案例为题,就是告诉这个无论成年还是未成年的皇子,储位可以争,但是要有底线,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就是底线,碰不得!手足相残也是底线,碰不得!想要争储,拿出自己的真本事!但是,储君就是储君,无论怎么争,目前太子是储君,是监国,他的话等同圣旨,除非你能证明太子是错的,否则就得不折不扣的听从并执行,而且作为太子的兄弟,众皇子必须是第一个出来给予太子帮助的人!

    想要证明自己强于太子,可以,目前大汉皇朝有太多的事物需要有人出面监督,比如太学在各地的学舍建设,比如席卷全国的修路造桥,比如春江等大江大河的疏浚治理。

    “注意,你们如果领命前去,就只能是监督,具体的如何修建学舍,如何铺路造桥,如何疏浚治理这些事,那是专业的事情,轮不到你们指手画脚!你们要做的是,确保每一粒银子的花费,都落到实处!确保参与的百姓,在没有受到安全保护的情况下不能出现在做工的现场。在现场有不懂的,要多问,无论是现场的工部官员还是百姓,你们都应该视为先生,同一个问题,可能工部官员给你一个答案,百姓又会给你一个答案,甚至流放的奴隶还会给你另一个答案!”

    “三人行,必有我师!问得多了,看得多了,见识也就拓广了!当你们走遍了现在的大汉皇朝,未来可能还会走遍九州,就会发现在此之前你们所谓的太子阵营,五皇子阵营这样的划分有多可笑!我非常肯定的告诉你们,五皇子的事情,最开心的不是我封小刚,不是封家军,而是九州大陆的其他皇室!如果说当时老五的做法,真的导致我封家军被全歼,你们有没有想过后果?”

    “后果就是,大汉皇朝,再也没有守边戍边的军队,以赵国的军队实力,开赴沙洲,哼哼,想想现在的老五,应该庆幸天佑大汉,我封家军在2万赵国大军的口袋阵中,杀出一条血路,反手全歼了对方!不然老五现在就不是平民在坐各位皇兄皇弟也不再是皇子,大家都是孤魂野鬼了!”

    这一席话,无论是原属五皇子阵营的,还是太子阵营的,都惊而后怕,如果当初真的设计成功,大汉哪会还有今天!

    “所以,太子殿下也在这里,来前我跟陛下也曾开诚布公的谈过,储位,有能者居之,有能者得之!我不怕太子殿下怪罪,如果其他皇兄皇弟做得比你更好,我转身支持他也是正常的事!你作为当下的储君,坐镇都城的监国,手握的资源可比其他兄弟更为丰厚,如果这样都被兄弟们超越,那一定是你的能力问题!”

    几日下来,太子跟众皇子对封小刚拜服,是啊,你们要争储,只要明着来,我都支持,皇帝也支持!阵营?没有阵营!除了太子的起跑线比你们高一等,剩下的22个人都处于同一个位置,太子的先天优势摆在那里是没办法的事,但是你们22个(题外话插入:皇室有24个皇子,五皇子贬为庶民;皇室外,各王爷府有24个王子,合计48个,加上“十三公主”刘思雨,皇家子弟49人,刘思雨正好排在25,上下各24个兄弟,而皇室直属,刘思雨排十三,还是上下各半。)如果其中有人能一举反超,那说明什么?不言而喻!

    给了太子无尽的压力,也给了众皇子无限的动力,最后,依据众皇子所请,夫妻俩再次联名,皇帝上了一纸奏章,皇帝当然乐见其成,太子及众皇子均分到了不同的管理监督权责。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吧!趁皇帝还正值壮年,趁目前的大汉皇朝还只是两州之地!未来的接班人犹未可知!

    处理完沙洲事务,夫妻俩启程返回中州,随行的是封家军全部将士,封家军奉旨迁往中州卫戍!

    随行还有别人,那就是沙洲一品夫人吴府的十五个孤儿孤女,前面曾提过,这十五名孤儿孤女,出生不明,但是年纪相仿,按大汉皇朝的婚生律令,已然成年!

    因是率大军返回,路上的行军速度较为缓慢,对于自家部队,封小刚倒是没过多理会,以封家军的纪律,还不至于在这期间闹出什么大事!但对于随行的吴家这些孤儿孤女,封小刚和刘思雨则是感到大为震撼!

    其实无论是封小刚还是刘思雨,心理对于三生三世这个问题一直都有准备,他俩有着三生三世的情缘是不错,但同时最为重要的,情缘还带着情劫!前两世的劫已然过去,双双身死渡劫!而这一世,直到如今看起来仍风平浪静,可与前两世不同的是,今世的重生,是有记忆的转世!所以,就算双方平时并未对此有所交流,但对于今生可能来临的劫难,双方均有所准备!对此,两人心照不宣!

    而他俩从这些孤儿孤女的口中,听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