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前世今生 (197)围点打援

    第二卷 前世今生 (197)围点打援 (第2/3页)

0万大军的沙城,能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被汉朝拿下。

    而想要从四城调兵,必须经过南阳和襄阳,两城如今已经联合,凡京城或者四城的使者,能进不能出!不只是使者,所有人均只给进不给出,除了两城自己的人可以来往于两城之间。

    假的情报,自然有两城的亲兵去传递,无论是京城还是周边四城,获得的都是假情报。

    在这个通迅极不发达的世界,在这个道路不存在条条大路通京城的时代,封小刚和刘思雨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备战。

    襄阳和南阳,封小刚和刘思雨决定将战场选在这两城。

    既然要将战场选在此地,驻守南阳的胡氏和驻守襄阳的秦氏,就必须迁走,迁到哪?沙城!

    沙城如今作为汉朝的后方,刚刚纳入汉朝版图的城池,也需要有对应的人来治理,而无论是胡氏还是秦氏,门下都有相应的人才。

    襄阳需要防守来自东边的徐城、麻城、堰城的三城大军,总兵力约20万。

    南阳需要防守来自西边庆州和北边京城……数不清的大军。

    “不对,我们为什么要防守?既然南阳和襄阳之前已经做到了封锁消息,我们为什么不直接杀向四城,只防守来自京城方向的敌人就行。”

    “最后的战场,一定是在京城!”

    说动就动,胡氏和秦氏两支大军,率先杀向庆州城——庆州城的大军数量不多,先吃掉再说。

    而亲卫队、预备队及封刘两族联军,则守在了南明北部,借助地形卡住了来自京城的威胁。

    至于剩下的军队,全数东进,扑向东边的三城!

    各路大军临行前,封小刚和刘思雨,在襄城给指挥系统开了大会,抛开京城的那数量惊人的大军,四城大军实际上不足为虑,所以一个字:快!

    经过数月的磨合,降军们已经基本融入了将军府的作战指挥体系中,也习惯了将军府大军的作战方式。

    没有了亲卫队的超强战力支援,如何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这是各族联军的指挥员们需要考虑的!

    要快!最快的方式莫过于像攻沙城一样,对敌方将军实施斩首,对敌方指挥将领实施斩首!但各族联军的指挥员自认没有这样的本事。

    他们的优势,在于武器的杀伤范围,人数也算是优势之一,还有一点是所有人都能想到的,他们是快速奇袭对方,属于主动的一方!

    率先打响的是庆州之战,胡家军和秦家军两军压上,二话不说就开始攻城,短短七天时间,庆州守军全军覆没,庆州脱离中原王朝的统治。

    顺利拿下庆州城后,胡家军和秦家军返回南阳、经襄阳往东杀进。

    东部三城,在经历初期的慌乱之后,已经稳住了阵脚,跟将军府所属的各族联军形成了对峙!

    可胡家军和秦家军的加入,瞬间将三城联合防线,在正中间的麻城被撕开了一道口子!

    徐城和堰城想要增援麻城,却被死死的咬住,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麻城守军被消灭。

    肃清了麻城的守军势力,胡家军和秦家军分兵两路,分别杀向徐城和堰城。

    麻城的失守,实际上也敲响了东部三城守军的丧钟。

    此时,中原朝廷也反应过来了,沙城王的使者,怎么可能每次都会变成南阳或者襄阳的使者?

    皇帝李世治下令,兵部迅速组建联军,南下协助沙城王——京城并不知道沙城王已经被灭,还以为仍在抵抗。

    而李世治的命令,并不是让兵部将京城的那几十万大军一起派往沙城,而是只给了两块兵符的权力!

    两块兵符,能调动两路大军,数量最多也就是5万人。

    布防于南阳城北的将军府嫡系主力,迎来了来自京城的两路大军。

    作为汉朝太子和皇子,同时还是亲卫队的1号和2号,刘思雨的两个哥哥在经过数年的成长之后,完全能够独挡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