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变化

    第四百九十二章 变化 (第2/3页)

殊的。

    当然了,贵重是一回事。

    自家这传人的心思,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能够知道把自己的好东西给自己家长辈。

    这能让无数人都羡慕的不行。

    这不,得到了那一个手串之后,袁长老也不当他的宅男了。

    三差五就盘着手串,手中拿着三个小铜钱,背着自己的小龟壳,顺着大赤峰四面八方的那些独栋房子,就开始逛。

    不论是那些已经修养生息,气血快要溃散的,七老八十的那些老一辈的长老。

    还是那些年轻的长老。

    袁长老那手中的十二元辰,手持珠子,那是在他们面前盘的滴溜溜的。

    让许多跟他同样辈分,但是手底下徒弟不太成器的那些长老恨得牙痒痒。

    在那之后。

    卫易直接就成了诸多长老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毕竟在一老一辈的想法之中,本身有没有能力是一种问题。

    但是对于自己的心意,对于长辈的孝心,那就是另外一种问题。

    很显然。

    在显摆孝心这一个问题上,卫易暂时是占据了主导地位的。

    最起码就连掌门都知道,袁长老得了自家徒弟献上来的,一个由千年沉积木雕刻而成的,十二元辰手持珠子。

    而经过了这一次。

    袁长老自然也是把自己的压箱底的那些东西,一点一点的往外掏了。

    当然,他的易经八卦什么的有他教导,那是绝对没问题,但是还有其他东西却是真正的宝贵。

    那就是他的人脉与关系。

    这里所说的人脉关系,并不是齐云山上这点人脉,而是九州天下诸多道脉之中的关系。

    这江湖之中,有明面上的这些八大门派,是修行武功的。

    但是还有一部分同样是占据着山林在山中的庐而居,或者建一个小道观自家修行的。

    这就是真正的隐修士。

    同样也是那些追求长生修真炼道的道人。

    这些人物并不过分追求武功。

    但是他们有的追求天人合一,有的追求羽化飞升,有的则是追求长寿延生。

    在真正与朝廷有关系的这方面,那还真得看这一些真正的雅士,清修隐士之人。

    像那菩提禅院,还有那真武宗为何在八大门派之中地位隐隐约约是最顶尖的?

    还不是因为他们的门派之中,专门有着那修行的隐士,专门研究道学,研究长生医理的人物?

    甚至于。

    在其他门派与朝廷关系比较微妙的时候,真武宗还有菩提禅院,这两个都已经把自家清修隐士,请到皇宫之中去跟皇帝讲法论道了。

    别的不说,像是那种清修隐士,大部分武功都并不是太高,多的是理论,还有对于人体,对于思想的境界。

    所以说请到皇宫之中,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两个门派传承代代不绝,而且还尤为昌盛,年年都能得朝廷的赏赐。

    甚至菩提禅院的方丈,还有真武宗的掌门,都能够得到朝廷封赏与封号,得个大真人,大菩萨之称。

    “宝贝徒弟,你可一定要记住了,以后下山到了这些地方,一定要跟你各位师叔师伯多交流。”

    “你天资卓越,尤其是对于医理还有经文理论十分有天资,在这方面,师父并不太擅长。”

    “但是不要怕,只要你去了这些地方,肯定有那些整天惆怅着找不到传人的老顽固教你好东西。”

    袁长老整个人虽然说长相年轻,整个人也算是保养有道,但是他也知道,他年纪已经不小了。

    将近七十的年龄,在江湖之中,那也算是比较少的老一辈人物了。

    谁知道什么时候哪天就死了?

    所以说,他提前就把自己在九州之中绝大部分同道,认识的一些道友,还有他们所在的地方,通通就交代给了卫易。

    这样万一卫易有朝一日有了时间,就能够去学习一番。

    正好也能占占那些家伙的便宜,毕竟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嘛!

    听到袁长老这么交代,卫易整个人也是十分赞同的,点了点头:

    “放心吧师父,我晓得了。”

    别看袁长老说出来的这些人名,不过是十几个,但是这十几个人所代表的地位,能够撼动大半个九州的道学界。

    若是真的从这十几个人的身上左右拉扯,找这个师兄找那个师兄。

    那基本上能把整个道学界都牵扯进去。

    毕竟能够有着如此高的道行,真正有着本事,再这样有文化垄断的年代,那绝对是有着极高的传承的。

    毕竟哪怕再怎么聪明,没有渠道,没有知识,那也照样不好使!

    接下来的这一段时间。

    卫易除了每天往袁长老那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