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出茅庐 第099章 坐而论道

    第一卷 初出茅庐 第099章 坐而论道 (第1/3页)

    “小子危言耸听了吧。东虏虽然强悍,奈何国小民寡如何与我大明抗衡?小子你确定没有掺杂对朝廷的怨恨在里面?”

    “阁老以为强秦、两汉、隋唐是如何灭亡的?无外乎朝廷腐败,土地兼并,民不聊生!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哪一个不是绝世人杰,可他们身后留下的大帝国传承了多少年?不是钰有怨对也不是危言耸听。如今陕西等地的流民就是一个开始。”

    毛钰虽然语气尖锐,但方从哲不是一般的腐儒,崇祯二年陕西流民造反的事情他也听说过,不过他并不认为这些人能够成事。

    不过他并没有呵斥毛钰,反而是眯着眼睛露出了笑容问道:“如此看来我大明病入膏肓,那你倒是说说将来灭我大明的是那些流民还是东虏?”

    “两者皆有可能,流民造反此起彼伏动摇根基。东虏虎视眈眈消耗大明血肉。如果让东虏破关而入,大明将逐渐失去民心。就连那些东林君子门怕是雅在想办法迎接新主子。”

    “过了,过了。虽然过去几十年辽事不顺。但毕竟东虏现在占据的也只是一隅。前些年孙高阳督师辽东重建关宁防线。东虏想突破这条防线需得磕掉几颗牙。然后还要面对山海关天险……”

    “若是东虏绕道蒙古呢,蓟镇是不是也如辽西那样稳固?是否挡得住东虏与蒙古人的联合大军?”

    方从哲第一次陷入了沉思,很是古怪地看了一眼毛钰。他身为曾经的首辅完全不关心朝政是不可能的。而这些年来多少文武大臣上书朝廷呈明厉害,其中大多数人都认为蓟镇空虚!其实朝中大佬们也知道。可是奈何国库没钱啊。相比较而言总是关宁要紧一些。

    如今毛钰指出来蓟镇的空虚,还有东虏与蒙古联军。这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大明内政问题,一个是外交问题。当年王化贞在辽阳苦等林丹汗的四十万大军结果等到辽阳城池被破,也没等到。相反从开元到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