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贾探春登门来访

    第223章 贾探春登门来访 (第2/3页)

少,都将全部留给巡捕营自行处置。

    其他衙门跟着得得政绩就行了,财物就别惦记了。

    柳湘莲愣了下,诧异道:“大人不去河涧?”

    “本官去干嘛?有你们指挥就行了。”贾芸看了他一眼,微笑道。

    柳湘莲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贾芸道:“本官之所以跟来,到底是对新兵初战有些不放心。”

    “如今看过他们打了一仗后,本官就不再担忧了,雏鹰总有飞翔的时候,本官总不能一直盯着吧?”

    “你也一样,如今已是千户,趁着剿匪的时候,要多方磨砺和学习作战本领。”

    “现在你们遇到的只是匪徒,今后你们还有可能去和草原的骑兵对抗。”

    “剿灭土匪,只能说巡捕营是一支合格的军队,和蒙古人打仗,才是真正检验你们的时候。”

    还有一个原因,也让他无法跟着去河涧。

    那就是宁国府贾蓉,将会在八月十二迎娶夏金桂,贾芸肯定是要去参加他们的婚礼的。

    今天是初七,离十二没几天了,要是他去了河涧,一时半会儿怕是赶不回去。

    他虽然有地遁神通赶路,却也只能在私下使用……

    吃过早饭后,巡捕营立即开拔,往河涧进发。

    贾芸则带着亲卫押着大量缴获回京。

    一路无话。

    因押着辎重,回京的速度要慢不少。

    直到八月十一中午,贾芸才紧赶慢赶回到京城。

    昨晚下了一夜的雨,今天倒是凉快不少。

    回到家中,贾芸沐浴更衣,褪去一身风尘仆仆,来到大厅中。

    这次贾芸带队出去剿匪,虽然家里人都知道他武艺高强,却依旧提心吊胆、惴惴不安。

    现在贾芸能平安回来,大伙儿都高兴。

    倒是遇得巧。

    今儿王熙凤、平儿、李纨、贾探春她们也都来了。

    卜氏高坐,贾芸先向她请安。

    卜氏泪眼婆娑,只是扶着贾芸,连声称好。

    贾芸是家里的顶梁柱,最是出不得意外。

    可卜氏也明白,男儿志在四方,哪怕她心里再担心儿子的安危,也不能阻拦贾芸追求功名。

    贾芸倒是没心没肺的笑呵呵的劝说卜氏,让她别担心。

    边上薛宝钗等人也跟着开导,好说歹说,卜氏的情绪才缓和下来。

    “五嫂嫂,依我说你应该高兴才是,像芸哥儿这么有出息的,打着灯笼都难找!”王熙凤笑吟吟道。

    卜氏叹了口气,笑着说:“芸儿这孩子有出息,我自是高兴,脸面有光。”

    “可咱们家老五就留了这么根独苗,他要出去打仗,我哪有不担心的道理?”

    贾芸怕她说着说着,又要垂泪,连忙道:“不说这个了,咱们说点儿高兴的事儿。”

    “前不久我收到南边儿田庄上的来信,说是今年风调雨顺,咱们庄子上的收成不错,七月份有三千多万斤早稻入库,晚稻也已经种下,未来可期。”

    卜氏闻言,脸色一喜,还没说话,边上的王熙凤就倒吸了口凉气,惊讶道:

    “芸哥儿,你们家田庄能收那么多粮食?”

    见贾芸点头,王熙凤啧啧道:“活该你们发财,一个庄子的收入,比起贾府那么多的田庄收入还高。”

    贾芸笑道:“凤婶婶别说了,贾府田庄上是个什么情况,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

    贾府作为老勋贵,家里天南地北的田庄可不少。

    可他们对下人疏于管教,田庄上的收成真正能落入自己腰包的三成都没有。

    好些庄子上,甚至于还要向府里求助,补贴他们。

    今儿闹灾,明儿闹荒,天天叫嚣着日子过不下去,贾府也没派个人过去查看。

    王熙凤道:“我知道又如何?在府里又不理事儿,说了别人不听不说,倒还得罪一大片的人,我才懒得管他们呢!”

    她以前管家时,没少和贾琏争抢管理府外田庄上的事儿。

    可对于田庄上的那些事儿,贾琏捂得紧。

    王熙凤一个女眷到底不能做的太过,所以也只能点到为止。

    就算听到只言片语的风声,也只能听之任之。

    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