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朕要找师父

    第九十九章 朕要找师父 (第1/3页)

    微暖的阳光透过窗户,将整个御书房都照得明亮起来。

    在一片光明之中,楚牧登基后的第一次小朝开始了。

    小朝不同于大朝,是几乎每天都会进行的,但只有少数官员参加。一般情况下就是皇帝和内阁大臣们聚在一起议事,有特殊情况才会临时增进相关部会的官员。

    自从楚牧在诏书上盖了宝玺,大家都松了口气,  他能明显感觉张渊出了一头的汗,腿都有些发软,赶紧招呼太监们搬椅子来,让几位阁老坐下。

    其实这也是小朝的惯例,小朝议事相对而言没有那么正式,因为一谈可能就是一两个时辰,  皇帝都会给阁老门赐座上茶,  有时聊久了还会一起吃点点心。

    张渊接过太监递来的茶,赶紧喝了一大口,  终于感觉自己缓过来了。对于那份诏书,张渊自认为提出来是大公无私的,但在楚牧没有同意以前,心里还是慌乱不已的。

    楚牧面前的案上除了那方刚才他把玩已久的宝玺,还有一个托盘,里面是刚才左都御史王世坚送给自己的登基礼物。

    拿起那根小小的挖耳勺,楚牧不禁笑了起来,他还没看王世坚的档案,不过看张渊档案时里面提到过王世坚,称他是张渊之后最喜欢进谏的诤臣。只是没想到王世坚进谏都能玩出点花来,居然会送天子一根挖耳勺。

    高光义看见楚牧拿着那根挖耳勺,说道:“哎,虽然这挖耳勺儿戏了些,但王大人的话还是用心还是好的。”

    “沽名钓誉之辈!”袁复在一旁嘟囔了一句。

    楚牧笑了笑没有说什么,在他看来王世坚或许是沽名钓誉之辈或许是铁骨诤臣,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个敢说话的人。

    永平帝为何得到天下读书人的尊重,  有一条便是诤臣敢谏,永平敢听,不管他是不是听进去了,至少他从没有拒谏,更没有打击过这些直言敢谏者(三宝中的大宝被贬出去另有原因)。

    或许王世坚们在朝中并没有太多的势力,但楚牧不会疏远他们,甚至还会有意识的接近他们。因为他们敢谏能得好名声,自己敢听不也能得美名么!还因为他们敢讲敢开炮,一个敢于对皇帝开炮的人,或许有一天也能帮皇帝开炮……

    楚牧放下挖耳勺,问道:“对了,今日颁布第一道诏书,为何朕看有些大臣面露惊讶之色?”

    这话一说,四位大臣忽然都站了起来,互相看了一眼,对着楚牧弯腰告罪。

    “此事,臣正要请罪!”窦鼎之拱手说道。

    又请罪?你们又要玩什么花样?

    “陛下的第一道诏书,按理来说应体现陛下仁德爱民之心,  故而按惯例除了大赦天下外,  还应该与民更始减免赋税!不过这条内阁商议后,  删掉了!”窦鼎之严肃的说道。

    楚牧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大臣们是诧异自己登基光来了个不花钱的大赦天下,实质的好处一点没给百姓。

    楚牧皱起眉头,自己还琢磨着从诤臣那谋点好名声来,这好名声还没到账呢,就让这四个老头给自己败了。

    “为何删掉啊?”楚牧问道。

    窦鼎之有些无奈的说道:“帑藏空虚!”

    楚牧显然没听过这个词,半天没吱声琢磨这是什么意思。

    袁复或许看出了皇帝的疑问,便补充道:“就是国库没钱了!”

    “没钱了?”楚牧没想到原因这么现实。

    “都是臣辅政不利,请陛下责罚!”窦鼎之鞠躬请罪。

    “请陛下责罚!”另外三个阁老也一齐请罪。

    楚牧叹了口气,问道:“是一点都没有了么?”

    “国库目前尚存银五十四万两,各类粮总计四百七十万石!”张渊答道。

    楚牧估算着觉得这也不少了,便说:“这不是还有点么!朕登基该减免点赋税还是得减点!”

    高光义叹了口气,道:“陛下,这还是之前统计的,今日登基大典,又花了八万多两,还得留出修建大行皇帝的陵寝的银子,以及各种花销,所以……”

    “所以什么?”楚牧问道。

    张渊有话直说“所以实际上要修完陵寝还差十一二万两!”

    其实内阁已经非常节省了,楚牧虽然没觉得自己的登基大典寒酸,但仅仅八万两的大典已经是史上花费最少的了,就连一贯简朴的永平帝登基大典都花了十三万两。

    楚牧是万万没想到啊,自己接手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