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一次空降

    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一次空降 (第2/3页)

    “他们可都拿的是冲锋枪,哪里不对?”刘师长困惑的问道。

    “拿冲锋枪的,也不一定就是山本特战队。冲锋枪生产起来又不难,只是日军考虑后勤保障困难,不愿意大规模配备而已。”

    听完陈浩的解释,刘师长点了点头。

    日军不愿意配备更多机枪的原因,就是为了节省弹药的消耗。用自动枪械消耗子弹太快了,刘师长是深有感触的。

    自从大规模配备了突击步枪,后勤部长张万和,时常被各部队催要子弹。

    问题是他们没有子弹生产线,根本无法自行生产。

    用捡回来的子弹壳复装子弹,机器二十四小时开动,人员三班倒。复装出来的子弹,对于庞大的需求来说仍然杯水车薪。

    陈浩一消失就两个月,上次带来的子弹消耗了七成,后勤部的仓库都告警了。

    他要是再不来,那几万只突击步枪,就得当步枪使。

    后勤部算了一笔账,同等数量的部队,使用突击步枪消耗的弹药,比使用步枪要多十倍不止。

    日军的总数有几百万人,布置在华国的关东军有上百万人,关内有大概一百五十万人左右。

    即使十分之一的人换装突击步枪,消耗的弹药也几乎要翻一倍。

    所以就不能理解,日军为什么早就研发出了冲锋枪,却不给前线配置。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在华国战场上使用三八大盖就够用了,再升级根本没有太大的必要。

    现在八路军几万人装备了突击步枪,在过去的战斗中给了日军沉重的打击。

    吃了苦头的日军,难道不会改变吗?

    可能还没有仿制出突击步枪,给其余的部队配备冲锋枪,也存在一定的可能。

    “更何况……”

    “更何况什么?”刘师长追问。

    没有人比陈浩更了解山本一木。

    陈浩缓缓道:“山本一木性格高傲,能被他看作目标的,在山西只有两个,咱们八路军总部和阎锡山的官邸。

    把部队空降到七七二团的附近,那地方可没什么有价值的目标。

    山本一木总不可能自大的以为,他那百十来号人能消灭一个团吧?”

    100:3000

    双方的武器水平相差无几,七七二团还有迫击炮火箭炮等重武器。

    只要对方指挥官没有昏了头,就不会干这种蠢事。

    “你的判断是对的。”刘师长同意了他的看法。

    谷萚

    只是又有一个疑问浮上了心头,这伙神秘空降的鬼子,跑到那个地方干什么?

    他们总不可能是为了练习跳伞。

    肯定是有目的的,只是还没有想到。

    怀着疑问,刘师长牵着马继续赶路,他们沿着盘山的窄道,往北面的辛庄转移。

    那会成为总部的暂时驻地。

    到傍晚的时候,刚刚在辛庄落脚,传来了个坏消息。

    一只大约两个中队左右的精锐日军,突袭了断后的特务团三营,双方展开激烈的交火。

    由于敌人全部使用的是冲锋枪,在火力方面丝毫不逊色。

    遭到突然袭击的三营伤亡不小,无力驱逐敌人,现仍然在与敌纠缠。

    小型便携式电台,在短距离的通讯中,可像电话一样进行语音通讯。

    电讯兵直接把电台带来搁置在了桌上。

    副参谋长开口道:“如果不能把敌人赶走,咱们就得被敌人追着再转移。”

    这谁都看得出来。

    总部特务团战斗力很强,就是兵力上比较少,只有三个步兵营合一千余人。

    原来驻守兵工厂,同独立团交接阵地的一营还没有归来。

    三营被敌人纠缠,手头上的兵力只有一个二营能担任预备队。

    再就是保卫科,总部警卫连。

    那是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派上战场的。

    把他们派上去,总部就成了不设防的了,随便什么敌人都能来拿捏了。

    老总没有回答那个问题,而是反问道:

    “我有一个疑惑,这只突然冒出来的敌人是哪来的?他们怎么穿过那么多封锁线,追到咱们屁股后。”

    “飞机空降。”

    刘师长此前没来得及告知,现在将七七二团发回来的电报,以及根据其延伸出来的判断做了说明。

    那么此前的疑惑就得到了解答。

    副参谋长恍然大悟道:“我说呢,原来那些飞机装的不是炸弹,是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