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三吨炮弹

    第283章,三吨炮弹 (第2/3页)

有一个加强连,大概一百三十人。

    除常规配置的轻重机枪,还有一门六磅炮。

    是二战中英军的火炮是以“磅”来区分,而不是以口径来区分的,这点是比较奇葩的。

    “磅”是炮弹重量的单位,如2磅火炮、6磅火炮、25磅火炮等。

    因为在火炮发明之初,为无膛线的臼炮,炮弹多为球形弹和前装药,重量比较固定。

    而臼炮口径的公差比较大,那个时候用炮弹重量来划分火炮,是有一定道理。

    现在这无疑是让人有些难以搞懂。

    六磅重的炮到底多大口径?

    答案是五十七毫米口径,还没有日军九二步兵炮七十毫米口径大。

    十七磅的火炮,炮弹重量翻了近三倍,口径才七十六点二毫米。

    分量更加重一些的二十五磅火炮,实际口径是八十七点六,连一百毫米都没有达到。

    陈浩搞明白后无疑有些失望。

    本来听着还挺像那么回事,哪想到居然中看不中用。

    不过,他倒是没太指望英国佬有好火炮,火炮在一百二十毫米口径以内。

    六三式火箭炮站出来,可以嚣张的说一句: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无论移动便携,操作难度,还是单位时间内的火力密度。

    六三式火箭炮完全吊打。

    陈浩手上准备了十门火箭炮,火力达到了一个炮兵师的标准,完全看不上那一门六磅炮能提供的火力支援。

    那就更加没必要联系机场里的英国佬配合作战。

    以那些“绅士们”的能耐,别帮倒忙就不错了。

    等了许久,龙文章终于带着消息回来了,看他带回来的人全都一副沉重的模样,就知道肯定不是好消息。

    果然一开口,就把众人吓了一跳。

    “围困机场的日军,编制应该是一个步兵大队。”

    稍微了解点日军的就知道,步兵大队是日军营级的单位,人数少则六七百,多则一千出头。

    不管是哪种规模的,都要比他们人数多太多了。

    孟烦了心中不愿意,却鸡贼的没开口,他知道总会有人按捺不住。

    果然刚收编的二十二师少尉立即说:

    “这绝对没法儿打,要打就是拿鸡蛋碰石头,非得把这点人全碰碎了不可。”

    陈浩脑火的呵斥道:“闭嘴,先听他说。”

    龙文章如数家珍的汇报:“有个好消息是日军应该分兵了。

    据侦查的情况来看,敌人大约在五百多。

    具体有大队本部,两个步兵中队,一个机炮中队,两门九二步兵炮,还有一门小口径火炮。”

    他吃过了教训,情报侦查的格外详细。

    加上有夜视仪的存在,和部分经验的推断,基本上把日军的整体编制都给罗列出来了。

    陈浩微微点头表示赞赏,对龙文章这次侦察的结果很满意。

    他心中盘算着要是打的话,手头上能动用的力量。

    一起行动的英国佬不足一个排,战斗能力和作战技巧不缺,关键是缺乏战斗意志,敲敲边鼓行,关键指望不上。

    从二十二师来的那七十多号人,炮灰。

    跟他们一起来的川军团士兵,连武器都没有,更不行。

    山谷里救出来的那四十多号,也是纯炮灰。

    算来算去,唯一能让陈浩信任的,是一开始在英军仓库那儿救出来的迷龙等人。

    最起码跟他打了一次顺风仗,表现出了他们属于军人的勇气。

    当然,指望他们打硬仗,纯粹是做春秋大梦。

    从龙文章口中得知,日军围绕着机场山脚下的开阔地构筑了环形工事,不存在太多树木遮蔽的情况。

    陈浩盘算自己可以用十门火箭炮,辛苦点一口气给鬼子刷上一百二十发火箭。

    最多一分钟的真男人,却绝对能把鬼子打懵逼。

    机场的英军就一门炮,缺乏防炮的需求,日军想来不会构筑较深的防炮掩体。

    那么密集的火箭弹,防炮不及时,伤亡过半绝对没商量。

    可便是如此,手上这点炮灰作战能力堪忧,也不见得能把残余的日军扫荡干净。

    陈浩问龙文章:“一分钟,我让小鬼子挨三吨炮弹的轰炸,日军起步伤亡过半,你有没有把握带队把残敌扫清?”

    一发火箭弹二十斤,一百二十发加起来二点四吨。

    四舍五入一下,三吨炮弹没毛病。

    “真的那么强的火力?”龙文章第一反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