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章 幞头与长翅帽

    第080章 幞头与长翅帽 (第1/3页)

    感觉已经看出这幅所谓吴道子真迹的几处明显漏洞,沈愈放下手中的高倍放大镜在八仙桌上摆放的笔筒中取了一支毛笔出来。

    反复确认是干毛笔后,沈愈在画中人物处点了点,“郑先生您知道此人头上戴的帽子叫什么吗?就是这两侧有长长翅膀的帽子。”

    郑从远抬眼看了看,马上摇头道:“只知道是古代官帽的一种,具体叫什么就不知道了。”

    沈愈解释道:“此帽叫作长翅帽,发明于宋代,翅膀是用竹篾加铁片做骨架然后外罩纱罗或黑绢制成的。

    “至于为什么会有如此奇怪的帽子,是因为宋太祖赵匡胤上朝时发现殿内的大臣们喜欢交头接耳。

    “这让赵匡胤很不爽,好歹他也是九五之尊,天下之主,身为人臣在他面前窃窃私语这成何体统?

    “于是赵匡胤就想了这个方法直接让大臣们戴上了长翅帽,只要想凑在一起说话,那么帽子上的翅膀就会互相碰触,甚至戳到对方脸上,这样一来就没有人能在朝堂上交头接耳说话了。”

    郑从远先是点点头赞了沈愈一句,“沈兄弟果然博学多才!”

    不过他马上又用略带费解的语气问道:“只是不知道一个帽子对于字画鉴定有什么重要作用吗?”

    他这话语带双关,先是表达不解,然后另一个意思就是你跟我说这么多,对鉴定这幅画有什么帮助吗?若是没有帮助你跟我扯这些做什么?我的时间很充裕吗?

    还未等沈愈开口,李翰林的声音先响了起来,只听他冷声道:“郑先生你不懂,字画鉴定除了个人风格外,还要看时代风格。

    “时代风格就是画的内容要符合作者所在的时代,打个比喻,唐画里肯定不可能出现自行车,三英战吕布也不可能坐着拖拉机拼杀。

    “除了主要依据外还有辅助依据,比如画中人的服饰,画里出现的家具,后人的题跋,历代藏家的印章,装裱风格,此画是否在历代著录中出现过等等。

    “沈愈说的这帽子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