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说书人沈愈

    第192章 说书人沈愈 (第2/3页)

时已位极人臣,所以王家子弟听到这件事后个个都收拾的很干净希望被选中。

    “但郗鉴却选了一个东厢房墙边袒胸露怀躺在床上呼呼大睡的年轻人,此人就是王羲之。

    “后来王羲之与郗璿结为夫妻,彼此相敬如宾,王羲之七子一女均为郗璿所生。

    “后来王羲之名满天下,从此以后,令袒与东床就成了对别人女婿的尊称。”沈愈说完,台下非常安静,倒不是大家嫌弃沈愈耽误大家时间,而是听入迷了,直到章宗宝带头鼓掌,台下才掌声如雷。

    ……

    “那唐太宗《兰亭序》从哪里来的呢?这是一个千古之谜,要知道李世民与王羲之可隔着三百年左右呢。据传,王羲之的真迹一直在家族内部流传,直到隋朝传到他的七世孙,也就是第五子王徽之的后代王法极手中。但是此人却是出家当了和尚,法号叫作智永,与其祖辈一样,智永也是历史上着名的书法大师,他所创的楷书

    “永字八法”影响极为深远。李世民是王羲之的铁粉,曾经用御府金帛购买王羲之真迹,自己对王羲之的书法学的也非常好,这在新旧唐书中都有提到,是事实。

    李世民觉得除了王羲之的字是尽善尽美外,就连钟繇、王献之,萧子云写的也各有缺点。

    当时王羲之的真迹,李世民有很多,但独缺兰亭序,并且《兰亭序》的摹本他已经有了不少,但摹本终归是摹本,再好也是下真迹一等,于是他就派亲信寻访王羲之的后人。

    天下之大,茫茫人海,普通人找一个人如同大海捞针,但对于李世民这一朝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只是一句话的事。

    很快,侍卫们就得到了智永大师在山阴永欣寺出家的消息,但等侍卫们找到智永大师时,对方已经圆寂了。

    因为智永大师没有子嗣,按理说这事到此为止了。偏偏他有一个徒弟叫辩才,有徒弟也没关系,这很正常。

    但偏偏辩才和尚也是一个书法高手,他书写的《兰亭序》已得王羲之书法精髓。

    当寻访的侍卫把辩才和尚的书法拿回去的时候,李世民就认准《兰亭序》真迹肯定在他手里,因为他写的兰亭序已经比很多名家的都好,若没有真迹日日研究观赏,不可能有此成就。

    于是李世民就将辩才请到了长安,然后向辩才询问《兰亭序》的下落,若是在其手上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