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砚、赠、沈、空、兄

    第340章 砚、赠、沈、空、兄 (第1/3页)

    “当然可以,您老随便看。”

    郑从云那有些苍老却仍然洪亮的声音将沈愈拉回到了现实,沈愈抬头一看却是发现郑从云的一双眸子正直直盯在他手中的古砚上。

    按理说,这种关乎鉴宝特殊能力的“宝贝”沈愈是要视若珍宝的,甚至要存在保险柜中慢慢研究才对。

    但问题是最初老柳送给他的那方古砚沈愈足足研究了几个月,结果什么也没有研究出来。

    砚台也让徐老与柳东阳看过,再加上之前的李翰林李老,这些古玩界的大佬一致认为是一方上好的端砚,但其它的,比如古砚来历什么的几个人就看不出什么门道来了。

    而对砚台背面太极图周围的文字更是一个字也认不出来。

    现在沈愈想的很开,首先他认为自己金瞳鉴宝的特殊能力跟这砚台的关系不是很大,或者说并不仅仅是来自之前的那两方砚台。

    另外若是这几方神秘的砚台可以让人随便拥有鉴宝的特殊能力,那经手过的人肯定人人都能透视外加看到古玩宝光了。

    而实际上并不是,若是的话,那这几方古砚也不会被人卖来卖去的。

    所以根本没必要怕人。

    沈愈甚至还希望找人修复下手里的那块古端砚,看看能不能读出砚台后的字迹来,一解他心中之疑惑。

    今天碰到了郑从云,沈愈觉得是一个好机会。

    楚州郑家在古代就是研究古玉的世家,对玉器上的古文字有着很深的了解。

    有的人认为研究古文字要从甲骨,青铜器,竹简帛书这些方面入手,其实古玉上的文字也非常值得研究,尤其是高古玉,也就是汉代以前的玉器。

    本来郑从远的父亲是这方面的专家,但因为老人家心脏不太好,近两年一直卧病在床沈愈也不好登门打扰。

    郑从远呢,年纪终究还是不够,对砚台后面很是模糊的文字根本认不准,看了半天就认出一个字来,为沈愈姓氏的“沈”字。

    既然今天碰到了郑从云,那让对方看看也不错。

    在鉴定杂项方面他可说是少有的权威,万宝楼的店东董鹏程董老别看在江南古玩界有偌大的名头,但实际上是比不过郑从云的。

    并且沈愈也猜对了,这万宝楼中确实有郑从云很大比例的股份,大约占到之一。

    “黑如漆,润如玉,好砚台啊。”将古砚拿在手中,郑从云不过扫了几眼马上就感慨了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