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神龙斩浪图

    第489章 神龙斩浪图 (第2/3页)

无过于三山街。

    “‘富春堂’就是古代金陵三山街规模最大的一家连锁书坊,在明代非常的有名气,以精刻书籍而闻名于世。

    “更有意思的是,古代的书店并不完全是固定的,有很多书店会拍出伙计沿街贩卖书籍,也就是流动书店。古代人不管贫富,对于书籍都舍得花钱,灯会庙会时很多神魔传奇或者才子佳人的马上会成为爆款,往往是一经开卖就会被买空。”

    裴玉琴的这番话马上将其博学多才东江大学高材生的底蕴显露出来。

    在顾青青消化这些知识时,裴玉琴也问出了自己心里的疑惑,“青青,姐姐很奇怪,不知道这本《挥塵录》是一直保存的如此好,还是青青你又找人重新装裱过的?

    “如果是之前就保存的如此好,那卖你的那个摊主的眼力真是非常非常差!这种没有断裂少角,破损开线,也没有烟熏油垢,脆化絮化的善本绝对不应该当作搭头。”

    沈愈也很奇怪,如果说那尊葫芦瓶是因为周身满是泥土漏宝还说的过去,那这本《挥塵录》的漏宝是不可原谅的那种。

    换句话说,只要眼睛不瞎,那肯定不会漏宝。

    不过顾青青的下面的解释让沈愈露出一副了然模样,“这本书是我自己在一堆古籍里选的,就跟当初愈哥哥你在楚州旧货市场选那本《装潢志》时一样,那堆古籍满是刺鼻发霉味道,有的里面古籍书页中甚至还带有老鼠屎与风干的昆虫尸体。

    “翻看时的气味简直是令人窒息。

    “听摊主意思,那堆古籍是他在邻省一个很有名气的收藏家的老宅收来的,这个收藏家以前在东江居住,因为年纪太大才回的老家。

    “可惜,这位收藏家并没有后人,足足三个房间的收藏都被其几个侄子用低价出手了。

    “其中很多古籍都是打包出售,我在一堆古籍里挑出这本,固然是因为没有掉皮少页品相不错,更重要的是上面面有愈哥哥你的一个愈字。”

    这就解释的通了。

    那些铲地皮掏老宅子的古董商收到好古董的时机,大部分都是顾青青说的这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