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安南鼠辈,不足为惧

    第三十八章 安南鼠辈,不足为惧 (第1/3页)

    奉天殿。

    过完了六十大寿的老朱,依旧像个农民一样,兢兢业业的上朝耕作。

    年轻时候,他是刘地主家的放牛娃,还要耕耘自家田地。

    如今,他要耕耘天下。

    只是以他这个年纪,可以拨下种子,却看不到丰收的那日。

    古来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老朱绝不允许自己有任何放松。

    当年红巾军三杰,陈友谅,张士诚先后称王称帝,何等风光?

    最后却纸醉金迷,迷失了自我。

    唯有他朱元璋,谨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最终赢得天下,得到了在中华大地耕耘的机会。

    “老十七呢?咱说过了,让他七日之内,必须来听政两次。”

    朱元璋没有看到朱权,脸上明显有不悦之色。

    三位塞王心中暗笑。

    年轻人,终究沉不住气。

    才刚当上了藩王,就如此放松警惕?

    咱们这位父皇,对子女严格,对自己更为严格。

    燕王朱棣就做的非常好。

    长年累月的征战,让他养成了早上练功的习惯。

    哪怕心高气傲的朱高煦,也继承了老朱的勤勉。

    “十七弟昨日明明答应我,会来早朝啊!”

    “文英大哥能否留在应天,还要看十七弟!”

    朱标心中焦急,如今的他,不知不觉遇到事情,都想先与朱权商量。

    毕竟十七弟这人能处,有事儿他真上!

    詹徽看向蓝玉,后者摇了摇头。

    表示看不懂宁王殿下的操作。

    “诸位爱卿,先谈论朝政吧!”

    老朱笑问道:“山东三府的灾民,可曾安置妥当?”

    户部尚书杨靖,一步踏出。

    “回皇上!三府灾民有了粮食,不再流窜其他地方。”

    “如今已得到良种,分配了荒地,继续定居三府!”

    老朱满意点头,心中感慨万千。

    流民四起,可不是什么好事。

    老十七的粮食,可谓是救命救国。

    山东本就是人口大省。

    三府灾民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倘若真的吃不上饭,说不定就会走上造反的道路。

    老朱对杨靖的处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