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宁王安静必有妖

    第142章 宁王安静必有妖 (第2/3页)

而言,可并非什么好事。

    “这些时日,老十七可老实啊?”

    老朱开口,打断了朱标的思绪。

    提起十七弟,朱标脸上泛起一丝笑容。

    以往他与朱樉,朱棡,朱棣等人也是这等纯真的兄弟情。

    时过境迁后,兄弟情,总会被君臣之别取代。

    “至少老四的眼里,我看不到老十七的纯真!”

    朱标笑道:“父皇,十七弟已经为大军筹集了足够的粮草!听闻这些时日,一直在府上聆听方孝孺的教诲。”

    提起方孝孺,老朱微微皱眉。

    他留下这位读书种子,是要让他教化天下忠君爱国。

    可治国之策,并非这位耿直之人所擅长。

    老朱生怕自家聪明伶俐的老十七,被方孝孺教育成同款榆木脑袋。

    “这小子若是老实了,咱的儿子岂不都变成了无趣之人?”

    老朱闻言,赶紧说道:“标儿,将折子丢给内阁!跟着咱去宁王府,看看老十七!”

    父子二人相视一眼,当即出宫,直奔宁王府而去。

    ——

    宁王府。

    方孝孺叫苦不迭,他站在讲台上,手中拿着戒尺,分明是教书先生的身份。

    可台下的学生,却在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丝毫不给他这个老师面子。

    “听殿下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方孝孺头大如斗,姚小五的案子他也已经听说。

    身为读书人,他始终认为皇上杀孽太重。

    谁知朱权却告诉他,皇帝杀得好。

    “一味仁慈宽恕,并不能换来百姓与官员的敬畏。”

    朱权侧卧在地,笑道:“诸葛武侯执掌蜀汉政权,少有大赦之举,蜀汉却一直国富民强。”

    “至于其死后,刘禅多行赦免凡人之举,反而让蜀国百姓不敬律法!”

    “父皇此举,杀一儆百,从根本上杜绝那些想要拿前朝弊端作文章的混蛋!”

    方孝孺这才明白,书中的满口仁义道德,最后还是要输给杀伐果断的阴谋阳谋。

    “你是一块美玉,宋濂对你打破了品德,至于能力,便交给詹徽和李善长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