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此书堪比孙吴

    第263章 此书堪比孙吴 (第1/3页)

    朱标走进武英殿,心中忐忑不安,毕竟这位十七弟接连闯祸,让他也是头疼不已。

    “只望父皇不会发怒吧!”

    朱标抬眼砍去,父皇朱元璋埋头苦读,丝毫没有注意到他过来。

    再看某位“逆王”,正在帮父皇揉肩捶背,当真是一副父慈子孝的场面。

    若不是朱标知道这厮做了什么,他绝对要夸夸“孝顺”的十七弟。

    朱家老十七,纨绔属第一。

    舌战翰林院,脚踏百兵营。

    朝臣们如今见到宁王,无不退避三舍,生怕与其有什么关系。

    “嘘!”

    朱权做了个禁声的手势,示意大哥不要打扰父皇看书。

    老朱已经很久没有沉浸在一本兵书里。

    在他看来,前人的兵书有借鉴作用,但所处的时代不同,练兵方法也不尽相同。

    朱权的这本《纪效新书》,则有效地结合了当今时代。

    连火铳的使用,朱权也写得相当详细,更有大明水师的建设,令洪武大帝倍感欣慰。

    “有此书在,何愁兵将不强?”

    朱权这本平平无奇的书,还解决了老朱的忧患。

    他一直担心兵权的问题,尤其是大明以将为主。

    正所谓一将无能,拖累三军。

    不同的军队,在不同的将军带领下,发挥也各有好坏。

    可朱权的思想,却是以兵为主。

    士兵强大,哪怕主将差一点,也不会影响士兵的战斗力。

    这也让老朱不必担心,为将者赢得军心,会威胁到中央政权。

    士兵们的训练都从一而终,由朝廷专门来负责,粮饷也都相同。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书中更是详细提供了军民同心,天下无敌的思路。

    “军屯?好想法!”

    “平日训练之际,开垦荒田,自给自足,又能为朝廷省下许多粮饷。”

    “每年派御史前来巡视各地军屯收成,再由朝廷商议,是否拨下钱粮。”

    “每处卫所,暗中部下锦衣卫,以此来杜绝为将者中饱私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