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大明的工业体系(第三更,求订阅)

    第779章 大明的工业体系(第三更,求订阅) (第1/3页)

    made in daming!

    顾名思义就是“大明制造”的意思。

    从1870年,也就是盛德二年开始,按照大明颁布的法令,所有的“大明制造”都必须“made in daming”,以此将大明的产品与外国产品区分开来。

    为什么如此?

    是因为在过去的几年间,随着大明产品涌入欧洲市场,非但像自行车、照相机那样的新式产品受到追捧,就连同大明生产的钢质刀具、厨房锅具,因为质量上佳也深受欧洲人的欢迎,因为畅销所自然也就有了“山寨”货。

    面对那些欧洲作坊彷制的蹩脚的“山寨货”,那些山寨货的出现对大明的商品造成了一定的打击,为了有别于那些“山寨货”,大明农工商部才会作出标明制造地的决定。

    尽管只过了短短五年时间,“made in daming”在欧美就成了质量上乘的代名词。

    这不能不说欧美的猪队友的成全,就拿自行车来说吧,受限于冶金技术和工艺,他们彷制的自行车车身是用熟铁管,他们的飞轮、链条没有经过合格的热处理,他们的轮框也是普通钢材,所有的一切导致了欧美的国产自行车成为了“劣等货”的代名词。其它的产品大抵上也都是如此,大明的工业品不是仅仅靠新式的设计,更重要的那些不起眼的商品背后涉及到冶金、金属加工制造、化学等各个行业的所独有的技术,甚至就是产品的质量控制,也是大明所独有的,而这一切恰恰是欧美同行们所没有的。

    打败“made in daming”,这是很多欧洲企业主们的梦想,同样也是肯特的梦想。不过他们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他们解决不了许多技术上的问题。

    “我在谢尔菲德有一家自行车厂,那里每年可以生产5000辆自行车,但是你知道的,在技术上,我们和你们的差距很大,我相信在你的帮助下,我肯定能生产出不比凤凰自行车差的自行车。”

    面对布来恩,肯特并没有隐瞒他的想法,为了获取自行车的制造技术,他选择了一个最简单的办法——拿钱挖人。

    为了能够挖到人,他特意来到了大明,当然是以进口商的身份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