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02 屠杀需要有少许文明的外衣
1.1402 屠杀需要有少许文明的外衣 (第2/3页)
要求设计建造,被认为是“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集中营。从1936年建立至1945年4月22日获得解放,这里关押过20多万来自欧洲各国的共产党人、社民党人、抵抗运动战士、犹太人、吉卜赛人以及苏联战俘,他们中的半数死于苦役、疾病或被枪杀和焚烧。而在萨克森豪森集中营里,设有酒吧,影剧院,图书馆等各种设施。
事实上“在遗留的纳粹党卫军文件中,很少出现‘处决’,‘枪毙’等字眼,而是用‘迁移’,‘最终解决’等谨慎名词代替,除了掩盖罪行,纳粹又在担心什么呢?
1941年,党卫军副总指挥赫伯特·巴克(Herbert Backe)将军视察乌克兰,他目睹了一场针对犹太人和游击队的枪决,事后他找到党卫军领袖希姆莱:‘我有义务告诉您,我们的年轻人毁了,他们只有100人,却要处理掉几千人,我们在制造什么样的人,疯子还是禽兽,我看到了小伙子们的脸,他们战后将如何生活。’希姆莱听取了这个意见,他也赞同‘屠杀需要有少许文明的外衣,才能保护杀人者的心理健康,达到疯狂但不丧失理智的目的’。灭绝集中营由此建立。最典型的是位于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犹太人被赶入毒气室,一名党卫军从屋顶的烟囱倒入齐克隆粉末随即离开,二十分钟后由囚犯打开毒气室的门,整个过程党卫军看守站的远远的,等着囚犯们收拾完尸体他们才走回来,党卫军和普通公务员一样8小时工作制,并且享有固定的节假日。同时,集中营修建了酒吧,影剧院,图书馆,家属区,甚至幼儿园。奥斯维辛的指挥官赫斯鼓励党卫军带家属来营地一起居住,这里有配备仆人的明媚住宅,惬意的林荫小道,党卫军还定期组织联欢活动,妻子们在一起谈论家长里短,孩子们在一边嬉戏,这一切的目的,是想营造一种‘文明的’环境,让党卫军们觉得他们不过是在从事一份正常的工作而已,而且具有荣誉感,待遇优厚。然而,奥斯维辛的看守而这些真的奏效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