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纺织工业 香皂

    第101章 纺织工业 香皂 (第1/3页)

    苏河带着统领府文官,来到一间河边的大工厂。

    外面水车转动,带动工厂内的传动轴,快速旋转。

    旋转的传动轴,发出巨大的轰鸣声。

    这个工厂,只有六台刚刚建好的机器,它们没有转动。

    旁边放着皮带,皮带的一头连在织布机上,另一头没有套在传动轴上。

    一共有三台规格相同的织布机,每台织布机,上面都织着不同的布匹。

    每台织布机面前,站着一名女织工。

    苏河指着这些机器,高兴地说道:“这些是工匠们新研制的纺织机器。

    我们财政危机,靠着这四种机器,就能完美解决。”

    李志升瞪大眼睛,不可置信的问道:“苏统领,只靠这些简陋的木制机器。

    它们的产值,能在三个月达到二十万两银币,这太不可思议了。”

    “介绍一下你们的机器,。”苏河吩咐道。

    工匠们鞠躬行礼后,织布机的研制者吴胜强,走到苏河他们面前。

    吴胜强一头白发,满脸皱纹,脸上还有老人斑。

    左手早年出过事故,只剩下大拇指和食指。

    他看上去,身体依然很硬朗。

    “给吴老先生赐座。”

    苏河看到吴胜强,准备站着给众人介绍飞梭织布机。

    他立刻让秘书给吴胜强赐座。

    吴胜强坐在椅子上,给众人介绍飞梭织布机的情况。

    他没有仔细说明,自己是怎么制造出这台飞梭织布机。

    这种技术细节问题,官员们不懂,他们也不想了解。

    吴胜强直接介绍,飞梭织布机强大的效率。

    只需要一名织工,就能独立操作这台机器。

    纺织出的布匹,质量更高,一台水力飞梭织布机,比十台传统织布机织布速度都快。

    飞梭织布机还能纺织出,更宽的布匹。

    王仲策听完。飞梭织布机的介绍,他还有些迷糊。

    “苏统领,让他们直接操作机器,我们看看实物。”

    苏河也发现,大部分都是文官,以前一直看不上工匠,他们也听不懂工匠的说法。

    他立刻让工匠,把飞梭织布机的皮带,套在传动轴上面。

    飞梭织布机,开始高速运转。

    女织工站在飞梭织布机前。

    她双手快速操作织布机,棉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织出来。

    文官们瞪大眼睛,他们第一次看到工业机器的强大生产能力,都被震撼到。

    苏河给工匠授予爵位时,他发现有一个剿丝机器,可以用水力驱动。

    苏河直接让工匠们合作,把所有纺织机器,都改造成可以水力驱动。

    水力驱动的机器,才能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布匹。

    王仲策看着飞梭织布机生产布匹的速度,他惊讶地说道:“这种飞梭织布机,生产布匹的速度太快了。

    它还只需要一个人就能操作。

    我们一匹棉布的价格,现在是二百枚铜币。

    用飞梭织布机生产,一匹棉布的价格,应该能降低到一百枚铜币。”

    苏河笑着回答道:“你们太小看工业化的能力。

    哪怕原料成本相同,一天生产一匹布和一千匹布,生产成本都相差巨大。

    我们的一匹棉布,我还准备卖二百枚铜币。

    但它不是小匹,而是大匹。

    一匹布宽1.5米,长30米。

    它的大小,几乎等于之前四匹布的大小。

    我们直接把布匹的价格,降成原来的四分之一。

    最关键的一点,飞梭织布机织出来的布,它的质量要比其他布好。

    价格还比其他布匹便宜,我们又能大量生产。

    现在乡村中很多农民,连一件得体的衣服都没有。

    对于布匹需求量很大,我们生产出的布匹,不用外销。

    只靠本地的需求,就能回笼大量资金。

    我们布匹定价低。

    这样很多百姓,就能买几尺布,做一件新衣服。”

    苏河前世记忆,在清末时期,远洋运输过来的洋布,又交了关税。

    它的价格都低于土布的一半。

    工业化大生产,生产效率远超于小农时期。

    成立纺织厂,大量的布匹生产出来,必然会打击小农经济。

    但汉中这里的织工太少,影响不大。

    大量女织工,都会被吸纳进纺织厂。

    统领府官方建立的纺织厂,三班倒制度,需要大量的女织工。

    纺织工厂属于官方办的公司,不是血汗工厂。

    维持社会的稳定,让工人更加富足,这比挣钱更加重要。

    不可能像西方工业革命初期那样,把人当成消耗品。

    苏河让织布机停下来,这三台织布机,分别织丝绸、棉布、麻布。

    他让工人把布匹裁剪成一条,三种布匹递给官员们观看。

    苏五牛摸着手中的麻布,他震惊道:“这么精细的麻布,摸上去一点都不割手。

    这样的麻布,完全可以贴身穿着。

    我在村里的时,买不起棉布,自己割麻煮麻,制作麻衣。

    穿那种新鲜的粗麻衣,把我身上扎出血,非常痛苦。

    但必须要穿这种衣服,不穿衣服,士绅不会让租他家的地,说有伤风化。”

    官员们看着飞梭织布机,织出来的布匹。

    这些布匹质量,明显比他们用的布匹好。

    苏河知道布匹质量强,主要是纺纱机纺出的纱线质量好

    他带着官员,参观这三种纺纱机。

    鲁方圆等刚刚获得勋爵的工匠,他们看到苏统领和一些大官,一起看着他们。

    这些工匠紧张的双腿都在打哆嗦,没有办法介绍纺纱机的情况。

    鲁方圆看到自己徒弟魏大勇,他平时能说会道,现在也没有紧张。

    立刻让魏大勇,给官员们介绍纺纱机的情况。

    魏大勇接过这个任务,他立刻走上前,语气清晰,给苏河和官员介绍纺纱机。

    “苏统领,各位大人们。

    这三种机器,都是12纱锭的机器,一次性可以纺12个纱锭。

    它们主要通过水车驱动,在远离河边的地方,它也可以手摇驱动。”

    魏大勇说完,示意他师傅,给纺纱机套上皮带。

    纺纱机通过皮带,与传动轴相连之后。

    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已经初步处理的纤维,通过纺纱机,变成一捆捆纱线。

    纺纱机在皮带的驱动下,纱锭高速转动,只能看到纱锭转起来的残影。

    一台纺纱机的工作效率,比之前十台纺纱机都高。

    李志升看到纺纱机的效率,他高兴地说道:“有了这些纺织机器,我现在能相信,它能解决统领府现在的财政危机。”

    他看着苏河,眼神炙热的说道:“苏统领,请把纺织工厂交给我们户部组建。”

    张德志毫不示弱,紧跟着说道:“苏统领,我们工部有经验,请把纺织工厂,交给我们工部管理。”

    “你们都别争了,我经过这几天慎重的考虑。

    衙门和企业不能掺合一起,我决定把钢铁厂等工厂,从工部中分离出来。

    工厂人员不会发生变动,原先的工部官员,依旧在工厂兼职。

    但工厂直接归统领府秘书处管理。

    新成立纺织工厂,也由秘书处出面负责筹建。”

    “钱明义,你和工部交接好,并筹建纺织公司。”

    苏河吩咐秘书处处长钱明义。

    他二十多岁,长相很清秀的读书人。

    他的工作能力非常强,苏河交给他的任务,都能又快又好的完成。

    他是这次招贤馆少数几个通过秘书处考核的人。

    最关键的是,钱明义一家,早在他崛起之时,就来投靠他。

    他爹钱富文,现在是百货商店经理,管理的统领府最庞大的公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