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解决之策

    第432章 解决之策 (第1/3页)

    王仲策看到皇帝苏河和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

    他胸有成竹的向众人介绍,对于蒙古势力,他想到的解决之策。

    在说出具体方法之前,王仲策先介绍现在朝廷实施相关政策遇到的难题。

    「陛下,对于我们已经掌控的河套省、察哈尔省、东北三省这些地方。

    执行朝廷既往的政策,通过拆分当地游牧部落和原住民势力,移民大量汉人的方式,掌控这些地方。

    河套省发展的早,移民人数最多,它最为稳定。

    东北三省的女真部落,大部分都没有逃过清算。

    少量躲过清算的部落,也被移民到其他地区。

    朝鲜地区也是同理。

    东北三省原来的势力被清扫一空,这些地方基本被汉人占据,我们掌控力度也极强。

    察哈尔省它能代表漠南蒙古。

    军方在察哈尔占据绝对优势,加上当地最大的部落,察哈尔部落配合朝廷的政策。

    哪怕是这样,我们对于察哈尔省的掌控,也只是控制大方向。

    这里依然有汉人牧民和蒙古人牧民争夺草场,发生械斗的情况。

    但随着当地蒙古部落被移民,基层官府的推进,法律的普及。

    朝廷对于察哈尔省的控制力渐渐加强。」

    王仲策先是向众人介绍最基本的情况。

    他看到众人心不在焉,听着他说这些话。

    这个情况,乾清宫众位大臣,早就了解的很清楚。

    王仲策说明白这个情况,他主要是为了承上启下,防止其他人从这个方向,否定他提出的政策。

    王仲策刚才的语速比较快,现在说到重点问题。

    他逐渐放慢语速,让所有人都能听清楚他在说什么。

    「外喀尔喀蒙古等势力,距离中原地区太远。

    大部分地域都是荒漠,生存条件极为恶劣。

    再加上这里地广人稀,布置大规模军队驻守,成本太高。

    布置少量军队驻守,解决不了突***况。

    这里生存环境恶劣,本来就没有移民愿意来。

    遇到危险的情况,军队没办法短时间支援,生存环境危险,不适合大规模移民。

    还有一个重要情况,国内人口密度高的省份,经过这些年长期移民分流。

    河套省、察哈尔省、东北三省等新占领的省份,这些年一共向这些地方移民两千多万人。

    再加上向南洋移民四百多万人。

    山东、四川、广东这三个人口大省,人口规模已经降下来。

    其他省份人口密度更低。

    内陆地区人口相对密集,但人地矛盾已经不算紧张。

    百姓们移民的意愿急剧降低。

    只凭借现在的移民条件,对百姓没有多少吸引力。

    他们会衡量风险和利益,漠北蒙古地区风险非常高,很多百姓都不愿意去那里。

    提高移民条件,移民总数太大,朝廷没法负担这个成本。

    朝廷即便现在扩军,把漠北蒙古等地区,按照漠南蒙古那样治理,想要完全把这个地方掌握在手中。

    这些地方缺少移民填充,只是单纯由军队驻守,这个成本实在太高,取得的效果又不好。」

    苏河听着首相王仲策介绍相关情况。

    这确实是朝廷现在遇到的难题。

    明末经过战乱,特别是北方长期战乱的省份,例如陕甘和河南,人口急剧减少。

    大华现在的情况属于人少地多。

    经过

    扩张之后,人少地多的情况更加恶化。

    现在主流的百姓安于现状,这也是苏河没有急剧向外扩张的原因。

    等到工业占经济比例上升,工业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商品倾销地。

    哪怕朝廷不想扩张,工业产生的强大力量,也会推动朝廷扩张。

    大华王朝鼓励百姓生育,底层百姓生存环境又比较好。

    特别是福利待遇普及到乡村。

    生孩子,朝廷会给予奖励。

    养不起孩子,朝廷会帮忙抚养孩子长大。

    百姓没了后顾之忧,现在又没有其他娱乐活动。

    特别是普及到乡的医生,让难产不再是绝症,百姓生育的意愿很高。

    每年新出生的人口,都在三百万以上。

    这些都是小娃娃,能移民的人口,等他们长大还有一段时间。

    现在能作为移民的百姓,都是经历过明末战乱的人。

    这些人数量有限,方便移民的人,早已经移民。

    除了异族和天灾,移民主要靠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