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不同的选择

    第940章 不同的选择 (第1/3页)

    4355年(公元1658年),正月二十二日。

    时隔数天之后,八位诸侯王前往蜀王钱明义的王府中再次聚会。

    蜀王钱明义作为这次聚会的主家,他给其他几位诸侯王敬茶之后,感慨的说道:「我们之前准备观察皇子们的情况。

    现在事情已经尘埃落定,我重点观察的情况,与诸位一同分享。

    四皇子齐王苏铭是第二个反应过来的皇子,他以极快的速度上市齐国开发公司,同样筹款五千万两银币。

    京城的富裕远超大家想象,它连水花都没有激起多少,股票全部被抢购一空。

    齐王苏铭成功之后,其他两位势力稍浅的皇子,紧接着开始行动。

    他们准备的不太充分,但即便是这样,同样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三皇子凉王苏蒙上市凉国开发公司,准备筹集五千万两银币,但初始只筹集了两千万两银币。

    这还是松江郡和广州府有一批商人北上,吃下了剩余的份额。

    三皇子的情况可能是孤立,但随后的六皇子唐王苏晟,他所经历的情况几乎相同。

    本王通过对于这几位皇子的观察,现在基本能分析出几点情况。

    第一点情况,通过股市筹集建国资金的方式确实可行。

    国内的百姓,他们对于这种情况支持力度很高。

    第二点情况,京城本地的资金,确实在面临枯竭。

    但我们之前猜测的情况也得到了证实。

    其他地方资产雄厚的商人,他们正向京城涌来,准备通过购买股票的方式,投资新建立的国家。

    这些商人认为,没有比投资一个新国家获得的收益更高。

    四位皇子的经历让我们知道,通过成立公司,前往股市融资的方式可行。

    我们也不用担心市场上的钱不够。

    很多跟随着帝国一起发展起来的商贾,他们缺少可靠的投资方式,一直把钱存到银行里。

    现在四位皇子已经成为模范,他们共同筹集了两亿两银币。

    这至少涉及到数百万帝国的百姓,还是略有资产的人群。

    皇室不会让股市崩塌,四位皇子也无法承担违约的责任。

    四位皇子通过这样的方式,已经让帝国的百姓,相信这种投资。

    我们如果选择随后跟上,也应该能比较容易筹集出资金。

    但选择这个方式,也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

    你们是否选择这个方式,需要考虑好利弊。」

    蜀王钱明义现在就在纠结,他作为一个不算传统儒家的文人,对商贾没有那么大的歧视性。

    但他看过很多卷宗,知道那些商贾一旦失去管控,他们的胆子非常大,敢践踏世间的一切。

    最为关键的一点,蜀王钱明义当过很长时间的首相,他与很多文官家族私交甚密。

    这些文官家族,他们秉承着狡兔三窟的习惯。

    他们准备加大投资蜀国,提升家族抗风险的能力。

    这些人之前在犹豫,主要是观望皇帝苏河对于他们这些家族的态度。

    他们发现皇帝苏河对他们不理不睬,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这些胆小的家族,才敢加大投资的规模。

    楚王鲁晨阳听到蜀王钱明义好像话中有话。

    他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情,一向是敢于询问清楚,不会放不下面子。

    这是他在战场上,锻炼出来的能力。

    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一名统帅连不耻下问都做不到,自认为他能掌控一切,这人绝对不是名将

    。

    楚王鲁晨阳直接了当的询问道:「蜀王,你说的这些话,本王听着像是话里有话。

    通过股市筹集资金,难道还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蜀王钱明义微笑着回道:「做什么样的事情,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哪怕是父母养育孩子,他也寄希望于孩子长大给自己养老。

    如果想要通过股市筹集资金,必须要承诺给商贾一定的权利。

    商贾无法获得保障,那些精明的商人绝对不会购买股票。

    具体需要付出什么?

    看一看四位皇子的承诺。」

    楚王鲁晨阳听到蜀王钱明义的解答,他双手抱拳致谢。

    「只需要付出这些东西,那本王完全可以接受。

    我们图商贾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