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商人的眼光(一)

    第958章 商人的眼光(一) (第1/3页)

    王氏贸易公司董事局主席王森,再次来到楚国的黎明港。

    他公司的船队,这段时间一直跑红海到大西洋的航线。

    短途航线,各个节点都已经打通,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

    他本人反倒有时间,游历了欧洲各国,促使他做出重要的抉择。

    这半年以来,这段航线已经变成全世界最繁忙的航线。

    公司从郑国和晋国采购大量的粮食,贩卖到欧洲各国。

    但王森心情却很忐忑,因为从欧洲这里采购不到多少商品,回程的船是空船。

    欧洲这里的国家刚刚建立,需要大量的物资。

    他们的农业和工业还没有建立完善,提供不了多少商品。

    现在物资需求强劲,王森还有利可图。

    一旦今年秋季,各国的农田能够大量产出粮食。

    一些涉及到民生的工厂,纷纷建立。

    王森再继续售卖这些粮食、衣服等民用大宗商品,必将会陷入到利润极低的情况。

    他岳父的家族在郑国,已经成为有权势有产业的伯爵之家。

    王森当年不想在杨家伏低做小,他利用自己以往的经验,继续做海贸。

    现在的海贸行业太卷了,利润越来越低。

    王森也发现,海贸做的再大,永远只会是一名商人。

    无权无势的商人,经济情况好的时候还可以,经济情况不好或是得罪人,那就是一头待宰的肥猪。

    他不想当肥猪,一名没有底蕴的商人想成为有权有势的人。

    他只有掌握重要的工业企业,融入到一个国家的产业链之中,做到大而不能倒。

    这名商人同时加入议会,他与其他商人联合在一起,形成一股庞大的势力。

    这名商人才会形成有权势的人,不会被某些掌握权势的人轻易收割。

    王氏贸易公司是一家在大华帝国注册的股份制公司。

    这种公司转手,要比其他公司转卖的手续麻烦,但价格会更高一些。

    王森来到楚国,他就是通过岳父的关系,初步接触几名买家。

    楚国齐家是最有诚意的买家。

    他们已经通过中间人,进行了多轮商谈,达成购买意向。

    王森才带着公司的船队,来到楚国的黎明港,准备与齐家进行交易。

    王森带着律师等专门负责企业交易的人员,在大楚银行对面的茶楼,等待着齐家话事人的到来。

    他刚刚喝完一杯茶,齐家的齐沐凌同样带着专业团队,来到茶楼之中。

    齐沐凌坐下之后,他干脆的说道:“王先生,我们齐家购买您名下王氏海贸公司百分之八十七的股权。

    一共付出五十三万两银币,您认可这个交易吗?”

    这个交易数额,经过来回多次的拉扯,他们两方都比较满意。

    王森点头说道:“我认可这个交易价格,但要提出两个要求。

    第一个要求,交易必须是现款交易,不接受股票债券抵押,不接受分期付款。

    第二个要求,我会在合同上签字,但公司过户改名等程序,我没有时间配合。”

    齐沐凌听到这两个要求,他微笑着回应道:“我们齐家看上贵公司的万吨货轮。

    现在帝国各大造船厂万吨货轮的订单,已经排到五年之后。

    只购买贵公司的万吨货轮,王先生又不同意。

    还好王先生的要价,我们齐家能接受。

    王先生这两个条件提前就说过,我们齐家完全同意。”

    王森让他雇佣的律师,审核合同的条款,防止他被合同坑了。

    他笑着说道:“我一辈子攒下五十三万两银币的身价,其中五十万两银币是包括公司购买的四艘万吨货轮和其余货船的价值。

    三万两银币是公司的价值和水手合同的价值。

    现在不只是货轮紧缺,水手也很缺。

    你们即便买到船,那也找不到开船的水手,这个价格你们不亏。”

    齐沐凌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

    他们楚国已经定下南下发展的国策。

    因为南方的越国,同样想南下开发西非地区。

    宋国国内也暗潮涌动,有着开发西非的想法。

    楚王鲁晨阳对于这件事本来不着急,但邻国有所行动,他们楚国不能不动。

    楚国想要开发西非地区,必须要有自己的船,这样无论是运人还是运货,都更加的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