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 敌人的敌人

    第七百五十六章 敌人的敌人 (第2/3页)

一个偶然,那自然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果。

    但如果是有意而为之,那显然不难看出,周东升这个年轻人的野心有多大,从一开始就已经想明白了自己想要搭建一个多大的框架,再一一去寻找对应的项目填充……

    然而到这一步来说,尚且还属于合理的范畴之内,毕竟野心这东西,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人手必备的东西,并不稀奇。

    动辄改变世界,挑战巨头,建立新秩序这样的野心,那都是人之常情,哪怕做不到想一想也不违法不是。

    毕竟谁还没有过年少轻狂呢?

    只不过有些人付诸行动,有些人成功了,更多人失败了,而周东升身上最不可思议的一点那就是……精准!

    着名的人生导师卡密尔说过,精准与否,就是屠宰与手术的区别。

    纵观偌大的资本市场,就像是一片浩瀚无垠的海洋一般,甭管是拥有多大体量的投资机构,那都是海上的一艘艘渔船。

    想要有所收获,绝大多数渔船采取的策略,那不外乎都是「广撒网」才能够多捕鱼,投资机构大小,和资金体量的差距。

    就像是渔船大小与渔网质量的差别一般,哪怕是再有名的投资机构,也不敢保证自己例无虚发,每网必中,满载而归。

    只不过是有亏就有赚,只要赚的比亏得多,就足以让这个模式运行下去,倘若能够网中一头行业独角兽,那就有可能瞬间鸟枪换大炮,一跃成为投资领域中的翘楚。

    纵观如今投资领域之中的老牌投资机构,哪个不是如此这般累积上来的?哪怕是近几年搭乘时代列车崛起的新贵们,也无一不是如此。

    无论是行业巨头,亦或者是投资人,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相辅相成的千里马与伯乐。

    诸如押中了阿里的软垠,亦或者是选择抛售腾达股票的李超人之子,都是业内津津乐道的正反面教材。

    而真正的老牌机构,往往都是仰仗于掌舵者的长远目光,完成一次次亏少盈多的成功战绩,让资本的雪球不断翻滚,积累起庞大的资本优势,从而获得足够的容错率。

    哪怕是一时的亏损,也难以撼动这些早已经成为行业礁石的老牌机构。

    然而,投资界没有常胜将军,即使是巴菲特也不例外,饶是被奉为股神的存在,纵观其投资生涯依旧有着不少终日打雁,终被雁啄的桉例。

    正所谓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便是这么一个道理。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凸显得东升投资这个异类分外的耀眼,毕竟直到目前为止,东升投资依旧保持着常胜将军的不败金身。

    甚至每个投资项目带来的投资回报率,都是令人侧目的低成本高回报的增长曲线,实在是令人咋舌。

    这么一颗在投资领域之中冉冉升起的新星,如同一柄精准的手术刀,展示着一种分外优雅的投资方式。

    「同样是二十岁出头,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这要是我儿子就好了。」李朝辉不由感慨了一句,想起自家那个年龄相彷却「不成器」的儿子,不由摇了摇头。

    颇有几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意思,刹那间仿佛与当年的曹贼隔着历史长河,遥相呼应。

    回过神来,李朝辉将注意力放到闻学网络这一个项目上,随着短视频行业的急剧升温,行业前景逐渐明朗,潜力也逐渐体现出来。

    而原本早已经率先进场布局的腾达,也因为错估了时代风口,在直播和短视频这一时代岔路口面前,将方向盘向左打死,一头扎进了直播领域之中,放弃了早已经成型的微视短视频。

    不难看出,腾达之所以做

    这么一个二选一的抉择,最大的原因还是直播能够充分发挥腾达业务的优势,从而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让腾达开枝散叶,发扬光大。

    毕竟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