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二章 国产之光

    第八百一十二章 国产之光 (第2/3页)

10万台充电柜的壮举,增长速度超过了500%……”

    “同时,随着充电柜的大量增长,全国日订单数量更是直线上涨,得益于集团传媒业务的持续推广和引流,目前日订单数量已经朝着百万大关发起冲刺,总用户数量更有望突破千万……”

    “最关键的是,目前为止缴纳押金的用户已经成功突破百万,账面留存押金突破1亿大关,其中就连重复使用的用户,都已经超过了30%!”

    “这么一份振奋人心的数据报告,如果对外公布的话,必然能够成为粉碎‘伪需求’一说的有力左证,同时也证明了共享充电宝这门生意的巨大潜力!”

    “毕竟相较于同期的共享单车,各项数据上明显都要优于前者,并且在董事长的号召之下,如今共享充电宝行业的融资金额,也已经接近20亿……”

    “形势可谓是一片大好!”

    张晓光言简意赅的将手中掌握的数据全盘托出,最后还不忘送上一记小小的马屁,就差直接拱手说“总座高见”了(滑稽)。

    “我哪有什么号召力,不过是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罢了,要不是有利可图,难道大家是冲着做慈善去的么?”

    “虽然共享经济本身就具有一定公益性质,但是谁又敢说这不是一门生意呢?”

    周东升摇了摇头,意味深长的说道。

    “不过,随着街电的快速扩张,越来越多的供应商找上门来要求加盟,市场需求量大大提高,但是产量却远远跟不上……”

    说完好消息之后,自然是得说点坏消息了,好在这个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好消息的一种。

    “哦?海翼股份那边怎么说?好歹是占着20%股份的股东,产量方面没办法解决吗?”周东升不由皱了皱眉头问道。

    当初之所以同意这个收购方案,可不就是冲着海翼股份这个母公司在产能方面的底蕴吗?

    毕竟街电本身的专利还有产品,无一不是脱胎于其旗下的安克品牌,包括生产线在内的技术都十分成熟,只要接手就能够快速生产。如若不是海翼股份为了轻装上阵,冲刺上市目标,兴许也不会选择甩卖这一项目,但饶是如此,估价近2亿的打包甩卖,也绝对不算贱卖。

    而在掏出了1亿6千万将其收购之后,既定的3个亿启动资金所结余的1亿4千万作为流动资金来保障生产,绝对是绰绰有余的。

    只是没有想到,资金倒是够了,产能居然跟不上了?

    要知道共享经济拼的就是规模和跑马圈地的速度,一步慢则步步慢,产能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项目的未来,这一点在共享单车上无疑得到了充足体现。

    至于共享充电宝,自然是有过之而不及。

    “海翼股份那边为了上市不惜抛售这个项目,在产能方面自然也是优先供给自己的主营业务,自然不可能面面俱到,那边给出的答复也是产能已经满载……”

    “事实上,海翼股份可能也没有想到,我们的需求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到这种地步,不过像这种代工生产业务,想要寻找到代工厂也不难……”

    “譬如富士康这样的知名代工厂,就能够完美解决我们的产能问题,此前我们所投资的摩拜单车,也正是与富士康达成行业独家战略合作,才彻底解决了产能的后顾之忧……”

    周东升闻言不禁陷入了沉思,手指无意识的在茶桌上叩响,感觉自己似乎忽略了什么。

    “鹏城,电池……恩?怎么忘了这位呢?”周东升不由眼前一亮,之前还在琢磨着自己还能种点啥,现在这思路不就有了吗!

    甭管是电池还是代工,亦或者是新能源,那都绝对绕不开一家企业,那就是中华有B!

    逼养的……咳咳,啊呸,是比亚迪,真正的国产新能源之光,甚至有望问鼎世界之巅的顶级龙头。

    尽管一直以来都饱受质疑,并且与富士康的相爱相杀更是一度被当作黑料,只不过细数比亚迪的发家史,还有掌舵者船夫哥的雄才大略……

    如若不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很容易让人当做男主,甚至让人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