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御前官司

    第十五章 御前官司 (第2/3页)

臣’,而不是草民的。”

    柴令武微笑回应:“柴令武无官无爵,还是称草民比较合适。”

    门下省侍中王珪率先发难:“柴令武,本官问你,倭国遣唐副使惠日向你求请派人学习酿酒术,为你所拒绝,可有此事?”

    柴令武打量了王珪几眼,淡淡回应:“实有,怎么地?”

    王珪口水四溅,神态颇为激动:“你可知倭国对大唐恭顺?你可知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你可知你这般藏私会让邻邦离心吗?”

    柴令武用尾指掏了掏耳朵:“听着这意思,不像大唐是倭国宗主,倒像是倭国的藩属,正急着赶着上供呐。倭国水深火热侍中看到了,大唐的子民食不果腹你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侍中出身是太原王家吧?王家倚仗食盐之利,富可敌国,可知大唐子民水深火热?何不将王家积蓄用于安置百姓?可知如此藏私会让大唐子民离心离德么?”

    王珪语塞,半晌挣扎出一句:“王家是百姓!”

    柴令武逼视着王珪:“我无官无爵,难道不是白身?”

    “巧取豪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你们还要点脸不?要向倭国示好、当倭国臣子,拿你们的家当去送啊!”

    柴令武不擅长文,不擅长武,只擅长掀桌子,一通话将王珪的脸皮按在地上摩擦。

    连皇帝都中枪了,柴令武的意思很明显,大唐这是要对倭国朝贡吗?

    话很过分,却也自有一番道理,而柴令武皇帝外甥的身份也让他可以肆无忌惮地说话。

    李世民承认,看在倭国恭顺的态度上,赏赐一向比较丰厚,却也不至于像口无遮拦的柴令武所说,成倭国的藩属吧?

    “倭国有求必应,呵呵,你们是他阿耶吗?让倭国学会了各种工艺,大唐的匠人就要有很多营生被倭国抢走,倭国强大之后,他们用来斩杀你们子孙的刀枪,就是你们今天让倭国学会制造的!”

    “不要说恭顺不恭顺的屁话,当年突厥的启民可汗,对隋文帝难道不恭顺吗?如果大唐的官员就是这等鼠目寸光,那我真不知道还该不该呆在大唐了。”

    既然选择了开怼,柴令武也就放开了,难不成亲舅舅还能斩了他?

    泥石流系统不停地加分,似乎觉得柴令武怼得很爽。

    朝堂意外地陷入了死寂。

    良久,程知节挺身而出:“老程觉得,柴家二郎说得有理。让倭国使团学大唐技艺已是十分不该,强令他人教授倭人更是不该。”

    “当官,还是得要点脸。老程觉得自己已经是厚脸皮了,可与诸位一比,那是自叹弗如。”

    左武卫将军牛进达出班:“臣附议。”

    兵部尚书、潞国公侯君集出班附议。

    左骁卫大将军、樊国公段志玄附议。

    卫尉寺卿、任国公刘弘基附议。

    曹国公李勣出班附议。

    秘书监监正、钜鹿县男魏徵的附议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不过想想他自酿醽醁翠涛,又都了然了。

    这不是在吹牛,有李世民著《赐魏徵诗》为证:

    醽醁胜兰生,翠涛过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