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封官

    第十六章 封官 (第2/3页)

你不明白那些人巧取豪夺的决心。”

    柴令武笑了笑。

    遣唐使的出击,只是某些人的试探而已,后续绝对会让人期待。

    只有让人看到柴家庄玉石俱焚的决心,才可能挡住觊觎之心。

    毕竟,阿娘薨得太早了,阿耶在华州,难免照顾不周。

    张阿难的身影出现在柴家庄:“陛下意欲在昆明池召见各部酋长、番邦使者,召你伴驾。”

    好吧,这舅舅使唤起人来,当真一点不客气。

    昆明池畔,旌旗招展,左右千牛卫甲胄鲜明,长枪、横刀林立,杀气腾腾的。

    虽然千牛卫中的内卫颇多官宦子弟,却不意味着千牛卫的战斗力比其他各卫弱了,毕竟他们也是会轮换着出去打仗的。

    程处默在左千牛卫队列里,杀气腾腾地握着刀盾,见到柴令武也只是微微颔首。

    现在是执行军务,军纪可不是开玩笑的,搞不好真掉脑袋,不敢乱说乱动。

    随着李明英越过左千牛卫的队伍,柴令武来到李世民身边,垂手侍立。

    实锤了,李明英就是内侍省的宦者,就是不知道品阶如何。

    那些话本、小说动不动就万国来朝,其实哪来的万国?就是各部落酋长都算上也不过几百人嘛。

    “万”是虚指?那没事了。

    “尊敬的陛下,你忠诚的交州刺史范头黎,恳请朝廷增加交州的铁器数量。”

    厚嘴唇的林邑王范头黎躬身行礼。

    此时的安南,是归岭南道管辖,却也是羁縻状态,刺史同时也是林邑王。

    李世民张嘴想应承,却看到柴令武微微摇头,不由道:“柴令武,你有何看法?”

    柴令武轻轻一笑:“范刺史要铁器,自然不难。听说交州、爱州等地水稻一年三熟,能否走海路运到莱州,换取铁器?”

    李世民听到“一年三熟”,瞳孔张得老大。

    这样的宝地,为什么朝中大臣弃之如敝屐呢?

    范头黎恭敬地回答:“如此最好,毕竟交州是真没钱。”

    柴令武对李世民拱手:“柴令武此番僭越,请陛下宽恕。”

    “僭越得好哇!”李世民眉飞色舞地击掌。“不意柴令武对地理、食货竟如此了解,交州水稻运送进来,大唐有足够的仓储,再无须畏惧灾荒!”

    李世民深刻地了解,当年强横一时的大隋之所以被掀翻,不乏有人推波助澜,但灾荒始终是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大唐的常平仓都能堆满,又何惧百姓铤而走险?

    百姓的要求其实很低,能填饱肚皮,就不会跟着作乱。

    随侍的孔颖达惊讶地“咦”了一声。

    别人不了解柴令武,他还不了解吗?

    打架、捉弄助教、损毁国子监公物、吃务本坊的霸王餐,上课时就会呼呼大睡,一年下来,《论语》涣然如新,几时会看这种连国子监生都极少涉及的地理志?

    “蒙舍诏酋长舍龙拜见陛下,蒙舍诏同样想求取大唐的铁器。”

    舍龙行礼。

    蒙舍诏因位于蒙舍龙(后世云南大理巍山县)而得名,在六诏最南,故又称南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