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白手起家

    第十七章 白手起家 (第2/3页)

大仗下来,因为马蹄磨损而造成战马的减员足有三成。

    所以,柴令武一行足足磨蹭了一个月才到米川县。

    风还带着寒意,地面的小草却已倔强地伸出嫩叶。

    米川县县令是个庶族出身的秀才,名叫罗大宣,尽管头发已经斑白却仍固执地认为自己正当壮年,在一堆汉胡夹杂的百姓里大肆吹嘘自己的光辉历程。

    “本官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武德五年的秀才!与大理寺少卿孙伏伽是同年!”

    唐朝的科举,进士科、秀才科是平行的,只是难度不同,却同样有做官的资格。

    罗大宣从武德五年到现在,才外放到边境当正堂官,可想而知他身后没人。

    “下官柴令武,参见明府。”

    柴令武交出告身。

    罗大宣接过去看了看,突然扯直了嗓子:“都听着,这位是米川县新任的县尉,以后县里诸事由他负责。”

    柴令武傻眼了:“明府,那赞府呢?主簿呢?司法、司户呢?六曹佐吏呢?”

    罗大宣大笑:“没有!都没有!除了本官的两名老仆,就是你的随从了。”

    柴令武一拍额头,难怪堂堂县令跑外头与百姓吹牛,原来是个光杆县令啊!

    “那么,明府做些什么呢?”

    “本官要做的可比你麻烦多了,比如招收衙役、去河州衙门卖惨求取钱粮……”

    柴令武瞬间明白,罗大宣的分工很正确。

    至少,卖惨的事,柴令武是做不来的。

    米川县城,虽然叫城,却只能是个土石墙围起的空地,没有义宁坊大,连常驻的户数都不过数十。

    这还不算惨,真正惨的是,米川县这样的下县,人口还没有过万!

    一个县衙要正常运转,六曹、三班衙役、弓马手,怎么也得百来号人,米川县这区区人口,抽得出那么多壮丁吗?

    柴令武不由想起一个蜀川电影,《抓壮丁》。

    征集民夫修城,其他的不用管,至少饱饭你得管啊!

    即便罗大宣筹集到了足够的粮食,可要让粗粝的麦子变成麦饭,对于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柴令武来说,依旧是个不小的难题。

    县城草创,一切从简,连罗大宣都跟着劳役一起啃麦饭,柴令武就是想开小灶也没那条件啊!

    没奈何,粗粝得喇嗓子的麦饭、咸中带苦的腌菜,噎得柴令武不住地灌水。

    罗大宣在一旁幸灾乐祸地大笑。

    “郎君,要不别吃这些了。”阿融心疼地叫嚷。

    这称呼是柴令武刻意要求改过来的,柴令武不想留下仗势欺人的印象。

    柴令武摇头,依旧强行咽了下去。

    这个时候搞特殊化,会与米川县百姓产生隔阂,无形中把自己隔绝出来了。

    至于说晚上偷偷吃一点肉脯,那没问题,在子民面前,演都得演完。

    艰难地咽完一碗麦饭,放下碗让阿融收拾残局,柴令武隐约感觉,周遭的百姓看向自己的目光多了一丝亲切。

    米川县适合放牧,有不多的土地能种植麦,人员太过分散。

    柴令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召集齐五十名弓马手,同时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