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脑疾是种病

    第四十三章 脑疾是种病 (第1/3页)

    在大安宫用过晚膳,薅了一车香料,柴令武满意地离去。

    原产非洲、西域进贡的孜然?

    要!

    没有孜然的烤肉,是没有灵魂的。

    岭南高州总管、耿国公冯盎进献的胡椒;

    益州都督府运来的蜀椒,也就是花椒;

    再配上食茱萸、姜、蒜、葱,就可以烤肉了啊!

    为什么特意提一个“食”字?

    因为茱萸的种类不同。

    山茱萸、吴茱萸是药用;

    食茱萸微毒,食药两用,辣椒未在中国大范围推广以前,是食茱萸一直在顶着这个位置,或整粒入调料,或熬成膏入菜肴。

    还有一个草茱萸,可作为观赏植物与林下植被,在后世东北都快成濒危物种了。

    山萮菜、芥末,其实《诗经》、《仪礼》中的《公食大夫礼》都有记载,之所以成不了中国辣味调料的主流,则是与它们不高的产量有关。

    回到义宁坊霍国公府,柴令武习惯性地往侧门走去,却见侧门紧闭,中门大开,部曲肃穆地站在两侧,俱是佩着横刀。

    这是谁要来,那么大阵仗?

    官员、世家、庶族在这方面规矩是一样的,中门寻常不开,开则是迎接比自己尊贵的人物,至少是与自己地位持平的。

    地位稍逊的,侧门欢迎你。

    很现实。

    柴令武再顽劣,不能冲撞贵客的规矩还是懂的,当下把缰绳丢给陆肆,自己在一旁候着,顺便再看看是谁那么大派头。

    “恭迎二公子回府!”

    部曲们整齐地抚胸大喝。

    柴令武瞬间怀疑自己幻听。

    “柴哲威搞什么名堂?不怕被阿耶揍?”柴令武喃喃道。

    深宅大院的规矩多,柴哲威敢僭越,也要被收拾的。

    “二公子,这不关大公子的事,是国公吩咐迎接你的。”向来不怎么正眼看柴令武的管家,老脸笑得堆出无数褶子。

    长脸了!

    一向顽劣的二公子,在米川县的英勇,已经传遍了长安城。

    出息了!

    “阿耶,脑子抽了?”本能地,柴令武接了一句。

    脑疾是种病,得治!

    “瘪犊子!是要老夫亲自请你进来吗?”

    中气十足的暴喝,从前院传到中门,居然没降多少分贝,还是震得柴令武耳朵发麻。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虽然不太友好,但他亲切啊!

    早这样多好?

    正堂并没有外人,柴绍、柴哲威,还有一位半老徐娘。

    此时判断“老”的标准是与后世不一样的。

    半老,指的是三十岁,是后世还觉得自己萌萌哒的岁数。

    这位其实柴哲威、柴令武兄弟都不陌生,英姬,阿耶的枕边人。

    若是在其他人家,英姬至少有一个妾的身份,偏偏因为柴绍驸马都尉的身份,永远不可能有名分。

    可人家也无怨无悔地跟了柴绍十余年,据说还是阿娘送给阿耶的礼物。

    这就狗血了。

    但是这很符合大唐的观念,英姬的存在,连身为老泰山的李渊都清楚地知道。

    “二郎在米川县露脸了,可喜可贺,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