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老友相聚

    第一百八十七章 老友相聚 (第2/3页)

是思维方式的代沟,跨越了千年的沟壑。

    在后世,再也难有这种真诚的感动,有的只是游离于形式的奉承、口不对心的浮夸。

    看看这三四千护卫,柴令武撇嘴。

    各部族的护卫,彪悍是有余的, 操练却之法却早已脱离了时代。

    大唐的操练、作战之法, 在李靖的标准之下,早已超出周边各国、各羁縻州, 合击更是远超时代。

    时代不同了啊!

    柴令武出面,在城外给各族护卫划了营地,首领只带着几名贴身护卫进城。

    见到段纶的面,之前各种状况的首领们只剩下热络,步入县衙的公廨中,依旧在问长问短。

    “段公之才,就是宰辅也当得,区区工部,屈才也!”

    这话倒真没说错,贞观年的六部九卿,随手抓一个也能入三省而不怯。

    只是,段纶与隐太子的关系,终究还是让某人耿耿于怀。

    所以,即便段纶文韬武略也过得去,却迈不过那道槛。

    当然,段纶自贞观年起闭门修道,也表明他不愿意更进一步。

    “不说那些。今天只是老友相聚,大家身子骨还好好的,老夫就开心咯。”段纶哈哈一笑。“谢龙羽都快花甲咯!再好好养着,让我们看看你皓首的模样!”

    众人哄笑。

    谢龙羽是他们之中最年长的,段纶此言有祝长寿之意。

    如果这话是其他人说的,大家顶多付之一笑;

    段纶所说,则是老友的关怀,字字情真意切。

    谢龙羽笑道:“段公也要保重身体。老夫身体倒也还好,就是幼孙仰慕大唐风华,想入长安见识……”

    段纶笑道:“多年老友,遮遮掩掩的做什么?虽然国子监荫监多为官员子嗣,孙辈也不是不能通融,老夫说一声的事。若有事,永兴坊纪国公府大门随时敞开!”

    “当然,若是你愿将刺史交给儿孙,自己去长安耍,老夫陪你日日饮酒!”

    “你们是不知道,这小小的县令,老夫家婆姨的外甥,酿的那酒,叫精品烧春的,入喉如火烧火燎,入腹身起暖意,在冬天饮一口,竟有回春的感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