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第二百零九章 (第1/3页)

    御宴在一片争执中结束了。

    所有人都承认,柴令武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不代表认同柴令武规划的路线。

    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官员认为,羊同地域同样辽阔,即便吐蕃蒸蒸日上,想要实现压制并不容易,  更毋论实行吞并。

    杞人忧天嘛!

    以李靖为首的武将却基本赞同柴令武所言。

    在座诸将自认不虚吐蕃,可子孙辈呢?

    李世民敢肆无忌惮地在人多嘴杂的御宴上,提出这个战略修改的话题,自然是不怕泄露的。

    因为,此时的吐蕃离大唐,感觉真的很遥远。

    吐蕃也仅仅于贞观八年遣使来贡,  几乎老死不相往来的感觉。

    朝中怕也没哪个吃饱了撑的,  与吐蕃有勾连吧?

    “臣会令兵部职方司搜集关于吐蕃的消息。”

    侯君集的表态,即便是平日与他不大对付的程知节也赞了一声。

    兵部不是直接指挥军队作战的,  但相关的兵甲、舆图、探子、器械、选官、兵籍、车舆、边防、厩牧、驿传、仪仗,多以兵部为主。

    侯君集这个姿态,至少表明他这个尚书的称职。

    要不然,程知节说不得又要开喷了。

    柴令武微笑着离去。

    看似双方旗鼓相当,可谁考虑过最大的皇帝是何意见了吗?

    李世民推出这个议题,本身就说明了他的倾向,最多只是时间问题。

    ……

    出安上门,左拐一个坊区,右转走启夏门大道,出城。

    上了大道,本欲给抑郁已久的青海骢快马加鞭,却见伍参勒住了马。

    道路一侧,站着两个奇装异服的人,其中一个是在柴家庄拜谒过柴令武的农波色,  另一个身位稍前一点的人不用想,必然是流亡的苏毗国主芒波杰孙波。

    柴令武惊讶地下马,叉手行礼:“国主的消息很灵通啊!”

    不用装,  芒波杰孙波所在的四方馆本就与光禄寺同处皇城,打探消息本就容易。

    再说,芒波杰孙波这种溺水之人,每一根救命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