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贞观十二年,雪域之变

    第二百六十三章 贞观十二年,雪域之变 (第1/3页)

    大唐的贞观十二年,是吐蕃形势变化的关键一年。

    年初。

    大臣“吞弥·桑布扎”从天竺学习归来,以梵文为楷模,结合吐蕃语言特色,创制了藏文30个根本字母、4个藏文元音字母、制定出4个母音字及30个子音字的藏文。

    哦,此时应称为吐蕃文字。

    对吐蕃而言,有了自己的文字, 结束了结绳记事的蒙昧时代,更有利于帮助“十里口音各不同”的麾下部族交流,吞弥·桑布扎的贡献极其卓越。

    后世,大昭寺法王殿内,松赞干布的坐像之旁,两位重臣像之一便是吞弥·桑布扎, 可见其对高原的影响。

    玛如宫里,松赞干布命令诚惶诚恐的吞弥·桑布扎上座,自己立于下方,抚胸、躬身,虔诚地行了个拜师礼。

    正常的拜师礼当然还应该跪拜,身为赞普的松赞干布肯定不能跪拜,否则是害了吞弥·桑布扎。

    礼制这种东西,不讲究的时候都无所谓,一讲究起来会害死人的。

    “凡吐蕃光辉所照应之处,都应遣优秀少年来向吞弥·桑布扎学习吐蕃文。今年之内,吐蕃各地的事务处理及上下情的传达,都应由口头传达改为文字传达!赞美我师吞弥·桑布扎!”

    松赞干布不只是做姿态,是真跟吞弥·桑布扎透彻地学习了吐蕃文字,并就一些不明之处展开了疑问。

    弃宗弄赞年轻、好学、聪慧,否则也不能将吐蕃的局势扭转。

    作为赞普,如果连自家的文字都看不明白,如何通过它掌控日益广袤的领地?

    以后,吐蕃的事务会越来越繁杂,原始的口头传达或结绳记事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要, 是该抛弃了。

    连赞普都拜吞弥·桑布扎为师了,各如、各大臣自然不敢怠慢, 以最快的速度集结自家最优秀的后辈,偶尔加上一些悟性极佳的桂,轮番向玛如宫奔来,虔诚地学习吐蕃文字。

    威望再度得到提升的松赞干布,开始巡视各如。

    这一点,和柴令武其实是异曲同工、不谋而合。

    稳定了后方,松赞干布就要对羊同下手了。

    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