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乞和

    第三百零三章 乞和 (第1/3页)

    田地城失守,其实在高昌君臣的意料之中。

    唯一的偏差,是连一天都没坚持下来。

    属狗的老国主麹文泰,摆了三天就下葬,这是极为仓促的事。

    即便不按周礼,按说摆个七天是没有问题的。

    原因有二。

    其一是高昌的天气太热,日照充足,  热量丰富,夏季极端气温49.6摄氏度,觉洛浣(艾丁湖)在后世有记录的最高气温50.2摄氏度,地表温度超过80度,昼夜温差极大,不利于遗骸的保存。

    其二,  唐军连下二重镇,  人心惶惶,  谁也没心思扯那狗屁的礼法,赶紧应敌是正事。

    谁也不知道,会不会睁开眼睛,唐军就出现在高昌城外了。

    世子麹智盛百般推辞也没用,被阿史那矩、康苏禄、帛堪等人强行推上了王位,愁眉苦脸地戴上王冠。

    若是以前,得坐这王位,麹智盛定然喜不自胜。

    可现在,如坐针毡。

    唐人大军压境,高昌以卵击石,且孤立无援啊!

    这是麹文泰的锅,死了也得背着。

    周边的邻国,除了西突厥,焉耆、龟兹,高昌都得罪了个遍,如今就是举着手里的金银珠宝也没人肯要。

    哦,阿史那薄布收了,  可惜人家那是收了路费,  回去继承家业了。

    西突厥“沙钵罗咥利失可汗”阿史那同娥,  被麾下的俟利发吐屯勾结“乙毗咄陆可汗”阿史那欲谷作乱,阿史那同娥逃到拔汗那(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而亡。

    弩失毕部拥戴阿史那薄布为“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与阿史那欲谷对抗,无暇顾及高昌,真是抱歉了。

    等哪天忙得过来,阿史那薄布一定会用羊皮书写情真意切的道歉信。

    就是不知道到时候收件人还活不活着。

    (《旧唐书》写为阿史那欲谷,疑误,按当时分野,可汗浮图城、龟兹、焉耆、高昌都大致在阿史那同娥这一方的控制下,故取《新唐书》之说。》

    紧急从官员、富商的护卫中征集人员,补充够五千人马,简单地操练了一下,全部赶上了城头。

    大用是起不了,好歹壮观一些,就当是放屁添风吧。

    交河公麹雍本人没来高昌城,却将交河城仅存的一千兵力全部上交,也无可指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