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一十七章风水灵地

    第一千两百一十七章风水灵地 (第2/3页)

种情况,在刘汉,实际上属于非常正常的事情。

    刘汉朝廷,虽说也有规定,官员必须要异地,比如诸葛氏,无论如何,都不准他们在琅琊郡做官。

    这也是防止地方士族做大。

    本身他们在地方的影响力,就非常的大了,一旦他们还在地方做官,那么岂不是完完全全的土皇帝。

    不过这样的规定,实际上也几乎名存实亡了。

    确实琅琊郡没有诸葛氏子弟做官,但是在琅琊郡中的官员,八成都和诸葛氏有关,有些甚至都是投身诸葛氏了。

    这种情况,在刘汉非常的常见,一些寒门弟子,想要出仕,那就只能投身那些大的士族,因为朝廷做官的举荐权利,都掌控在这些大的士族手里。

    你不投身他们,那么永远你都没机会。

    至于参军,地方上,军队什么样,只有边军,才算相对公平一点,但也仅仅是而已。

    实际上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潜规则。

    因此,对于那些出身不好的人材而言,他们也只能想尽办法,去投身更高的士族,这样他们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

    如此一来,地方上士族的权益,自然是越来越大,而朝廷根本没太好的办法。

    因为选拔人才的制度,不是那么好打破的。

    当然了,皇帝也想到了一些办法,比如买官卖爵,除了给朝廷带来一定的财富外,没什么效果。

    反而还让朝廷失去了更大的人心。

    刘汉的朝廷,曾经也不是没有人,提出改变选官的制度,但是可惜,没多久,那位已经位列九卿的大人物,就病死在家了。

    显然,那些既得利益者,绝对不容许,他们的利益被剥夺,选官制度,那是最为合适他们世家的,尤其是世家越强大的,得到的利益,也就越大。

    换一个制度,也许会对他们利益有帮助,但是更大可能,会削弱他们手中的权益,如此他们岂能允许其他人动手。

    所以即使位列九卿的大人物,也必须死。

    至于朝廷,对于那位忠臣除了追封一下,连个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