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朕辛苦了这么久,还不能享受享受?【求月票】

    第一百九十四章:朕辛苦了这么久,还不能享受享受?【求月票】 (第1/3页)

    户部侍郎孙克俭?

    众人闻言,当即皱起眉头。

    这些都是常年镇守在北境的将领,所以对朝廷某些官员并不了解。

    只清楚那些个内阁大学士,已经某些重臣。不过,这个户部侍郎的大名,众人却是非常清楚的。

    原因也很简单,这数个月来,孙克俭一直都在北境,处理边关互市的之事,经常与各方人物打交道,做了许多事情。

    甚至于在前段时间,还专门送了一批辎重来到镇北关,帮助镇北关将士抵御外敌。

    而且在场很多人都知道,此人是太后的堂兄,属于燕地的孙氏一族。

    因此众人对孙克俭的印象算得上不好不坏。

    不过对方却亲自来到镇北关。

    还说有要事。

    倒是让在场的人有些疑惑。

    在大魏,文臣和武将泾渭分明,除公务之外,几乎不会打交道。

    大多数武将们,基本也只是与兵部多接触接触而已,所以按照一般情况,与户部的人几乎牵扯不到。

    思绪至此,众人抬头,望向神武侯,其中一人道:“侯爷,这孙克俭我们见是不见?”

    赵延业,也就是神武侯闻言,没有立即说话,稍稍思考过后,便轻声开口道:“既然同为朝堂同僚,见一见也无妨,再说此人如此着急,或许是有什么大事。”

    “好了,传令,让那位孙克俭孙大人进来吧。”

    前面那名士卒听到命令后。

    当即没有丝毫犹豫,直接道:“是,侯爷。”

    说完,便直接转身,离开了大大堂之中。

    “侯爷。”

    不过也就在这时候,一名将领走了进来,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侯爷,那孙克俭与我们同为朝廷同僚没错,只是他乃是孙氏一族之人,还是当代家主的儿子,而现在,孙氏已经完全和燕王搅在了一起,上次就因为燕王送来的兵马,朝廷一下出现了多道参奏您的折子。”

    “虽然陛下没有在意,可那是在镇北关局势严峻的时候,而现在,我们已经取得了上风,掌握了主动权,若孙克俭没有孙氏的身份还好,但关键,对方有,还不简单。”

    “如果传了出去,那被外人得知的话,肯定又会出现各种闲言碎语,所以侯爷,您还是要小心啊。”

    这名将领的意思很简单,他不在乎孙克俭是不是文官。

    可对方有孙氏的身份,那就必须要谨慎才行。

    因为牵扯太广了,背后还有一个燕王。

    如果换做一般的官员。

    稍稍沾上一样,可能就会惹下大祸。

    而神武侯,朝廷重臣,如今又统帅着整个北境的兵马,就更加如此了。

    “本帅明白你的意思。”神武侯闻言,却并没有在意,而是道:“的确,孙克俭有孙氏的身份,牵扯了燕王,但若是他此次来,为的都是有关于朝廷的事情呢?若因为顾忌也选择不见,耽误了朝廷的事情怎么办?”

    “要想到,我们先是朝廷的官员,是陛下的臣子,然后才去考虑一些其他的东西,这是为臣的本分,当然,本帅也知道你是为了本帅好,放心,本帅会注意的。”

    旁边,众将也并未多说什么。

    他们是从军之人,自然是军令如山。

    之前劝解,也只是害怕担心神武侯被无端猜忌而已。

    不过众人心中想着,当今陛下如此圣明,想必也不会将此事放在心上吧?

    “下官户部侍郎孙克俭,见过老侯爷!”很快,身着一袭官袍的孙克俭走入了大堂当中,面向神武侯微微躬身,脸上还带着和善的笑意。

    这几个月来,他一直都在北境,整个人看起来都粗糙了不少。

    好在孙克俭本就是燕地之人,所以也并没什么为何。

    只不过因为一直忙碌。

    以至于嘴上都多出了两撇胡须。

    神武侯在看到对方后,当即也拱了拱手,道:“孙大人。”

    见此,孙克俭连忙走过来,躬了躬身子,直接道:“老侯爷乃是朝廷柱石,国之重臣,功勋卓著,下官不过区区一户部侍郎而已,万万担不起老侯爷如此啊,还是不要这样了,不然,下官恐怕要折寿了。”

    不得不说,孙克俭虽然数个月都在外面,但这一口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