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4章 唐突之战(十三)

    第0664章 唐突之战(十三) (第2/3页)

的就是硬着头皮冲下去,在遇到敌人阻碍,刹住了冲势以后,从两面分散迂回而退。

    除此之外,再无他法。

    “铁蒺梨!”

    在踏实力部的前军冲到阵前的时候,统御着刀车的校尉高呼了一声。

    一众守在刀车边上的将士果断的抛出了铁蒺梨。

    一个个四叉的铁蒺梨,如同天女散花一般被抛了出去。

    将士们在抛完了铁蒺梨以后,果断的固定好刀车,退到了刀盾兵和长枪兵之后。

    刀车也好,铁蒺梨也好,在对上了骑兵冲锋以后,都是一种不需要人特地去操持的军械,只需要往战场上一丢,就可以闪人了。

    没必要还留在战场上去做无畏的牺牲。

    反正骑兵在形成的冲势以后,是停不下来的。

    所以有没有人操持,骑兵们都会踩着铁蒺梨撞上刀车。

    “彭!”

    率先冲到阵前的踏实力部骑兵,还没有临近刀车,就栽倒在了地上,战马拖着马背上的突厥骑兵足足向前滑行了数尺才停下,然后狠狠的撞在了刀车上,被刀车上的尖刀刺成了血葫芦。

    然后一个又一个的战马栽倒,马背上的骑兵掉落,被刀车刺死。

    在冲在最前列的三四列突厥骑兵被铁蒺梨所伤,撞上刀车以后,第一排的刀车才被突破。

    整个场面看起来就像是一群人骑着马在向刀车上撞,在自杀一样。

    惨烈而又血腥。

    但一点儿也不愚蠢。

    因为骑兵在冲起来的时候,尤其是背后还有更多的骑兵在跟随的时候,撞向刀车而死,反而是死的最直接,也最干净的方式。

    一旦勒马驻足,只会被踩成肉泥。

    到时候连一具完整的尸首都找不到。

    横竖都是死,死在冲锋的路上,为族人做垫脚石,远比死在自己人的践踏下,更有价值,也更有意义。

    中原人懂得舍生忘死,懂得献身,草原人也懂。

    只不过,效忠的对象,以及所需要达成的目标不一样罢了。

    中原人舍生忘死,不惜献身,有可能是为了钱财,也有可能是为了高官厚爵,还有可能是为了守卫家人,守卫朝廷。

    草原人舍生忘死,不惜献身,有可能是为了族群,有可能是迫于无奈,也有可能是为了在战后获得大量的战利品。

    相比起中原人,草原人的舍生忘死显得更无畏。

    因为他们没有恒定的文化,甚至连恒定的文字也没有,能学习到的道理和知识都是口口相传的。

    一些夹杂着智慧者、掌权者私货的东西,可以轻而易举的被灌输到他们脑海里。

    一些带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的东西,也可以轻而易举的主宰他们的思想。

    所以,在他们眼里,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死后不被他们的天神所接受,不被那些高高在上的佛陀们所接受。

    有人或许觉得这不可思议,可现实就是如此。

    为了被他们所信奉的天神、佛陀们所接受,为了一些虚无缥缈的勇士的名头,也为了能成为掌权者认可的勐士,他们能做的很多。

    他们可以成为杀人放火的恶魔,也可以成为奉献自己、奉献妻女、奉献一切的狂信徒。

    将自己的血肉,妻子儿女的血肉奉献给神佛的事,在草原上比比皆是。

    绝大多数草原人还把这当成了是一种无限光荣的事情。

    这些事情在大唐的一些愚昧落后的地方也有,只是没有草原上那么普遍,那么猖獗罢了。

    自从西门豹把神婆送给了河伯做妻子以后,中原的掌权者们就开始约束神权的肆虐了,破除淫祠野祀的事情,中原的掌权者们一直在做。

    甚至到了大唐,涌现出了一大批跟神佛作对的狂徒。

    太史令傅奕就是狂徒中的佼佼者。

    时不时的上书请李渊灭佛。

    年中的时候,傅奕又上了一道奏疏,还是要求灭佛,并且列举了许多佛门的恶行,以及灭佛以后的好处。

    吓的佛门里的一些高僧频频通过关系向宫里递话,甚至发下了倾尽佛门资产,为大唐拯救无家可归的稚子的虚假的大宏愿。

    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