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有事于南郊

    第127章 有事于南郊 (第2/3页)

散户,总人口肯定是超过一百万的。

    有些偏野小户,小吏一看路不好走,也不知道山上有没有人,索性干脆就不去了,前世李晔也参过人口普查,有些偏远山村不通路,车上不去,就算通了路,往往也险要崎岖,司机不敢往上开,工作人员只能走路,走在深山老林里,一边走一边观察打听。

    二十一世纪尚且如此,唐朝就更别说了。

    汇总两川,阖关内、京畿、京兆、山南、陇右、凤翔,奉天、泾原、镇国、天雄等十数藩镇,再算上左右神策行营辖区、南北禁军、紫微七营、御马监四营、客商、僧道、租户等隐人,李晔粗略估计治下人口应该接近三百万人,具体数目还得等大统计结束才能知道。

    除了人口,蜀中两省还上报了本省财产。

    田数就不说了,韦昭度奏称,西川二十四州及辖县,登记在册耕牛十一多万头,马驴骡六万余匹,绢八十七万余匹,钱四百万余贯,金银六十多万两,刀剑槊矛两万多件,官盐井一百八十七座,官仓存盐七十八万斤,各州县常平、公廨、职分等官仓存粮,粗略合计二百九十余万石,陶瓷丝绢纸锦等官坊合计三百八十七家,铁铜煤等矿窑合计两千四百九十三座。

    西川存钱高达四百万贯,这的确把李晔乐昏了头,这四百万贯钱除了各州县的正常财政收入,还包括王建等一干战犯的家产,也包括陈敬瑄和田令孜多年的积蓄,真是一笔巨款啊。

    再算上东川省的财产,这足以满足定初三年的朝廷预算!

    看完近百封奏章,李晔做出如下批复。

    一,责令西川转运府把官库中的丝绢、陶瓷、盐、纸、锦全部转送到京师,李晔要降低稳定这些东西在关中地区的物价,降低老百姓在生活必需品方面的开支,作为隐形减负。

    二,蜀中两省的兵器甲胄战马等管制品,一律转运京师。

    三,调支东川存粮六十万石,调支西川存粮一百五十万石,通通押送到长安,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关中大旱,长安已有一个月没下雨,京兆府各县官员都已经开始组织打井自救工作,泾原、陇右、凤翔、感义、彰义、武定等地观察使也都发来了告急文书,请求朝廷做好赈灾准备。

    天赤如血,河溪干涸,稻田开裂,蝗虫蜂起。

    如果再不下雨,一场岁大旱人相食的惨祸在所难免,为了体现与民同苦的心情,皇帝陛下再次降低个人生活标准,改成两菜一汤,甚是寒酸,看得中外群臣都心酸不已。

    昨天延英殿会议结束后,李晔留宰相们吃饭,由于时间来不及交代,高克礼端来的还是两菜一汤,看着桌上的两餐一汤,身为臣子的宰相们哪还有心情吃饭,一个个都唉声叹气,第二天六位宰相就一起上表,请求把各官署中午工作餐的标准降为一菜一汤,李晔不许。

    虽然皇帝不同意,但宰相们还是身体力行了,对下面的人也严格要求起来,不久户部郎中孔纬就因大吃大喝,又因在工作期间大搞排场,惨遭杜让能训斥,杜让能原话是,天子都在受苦,你怎么吃得下去啊?孔纬哪里知道皇帝把自己搞得那么寒酸,当下连连作揖告罪。

    杜让能对他的处罚是,不思君忧,罚俸一月,不察民苦,反省千字,孔纬被顶头上司扣除当月工资及绩效,还被赶回家反省了三天,之后李晔收到了孔纬的千字检讨小作文。

    天灾在即,人祸也来了。

    九月戊寅,太上淑妃郭敏病危,抢救无果,是夜崩於交泰殿,寿终五十一岁,至此,懿宗最后一位妃嫔离世,追尊为恭贞皇后,上诏诸王公主后妃戴孝参灵,与懿宗合葬简陵。

    杜让能为摄冢宰,兼山陵使。

    有司听职,不令阙失。

    十五,葬队出通化门,纸钱漫天飞舞。

    九月戊子,起居舍人、校检吏部郎中、御史中丞,紫金光禄大夫、兵部郎中、给事中、左散骑常侍、集贤殿学士、判院士、广州刺史、清海军节度、南阳郡侯刘崇龟病危。

    李晔出宫探望,刘崇龟口不能言,无神双目直视天花板,右手拉着皇帝,他想说话,却做不到,泪水涌出,过太阳穴,打湿了枕头,未几,溘然长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