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天下事靡靡

    第227章 天下事靡靡 (第2/3页)

轨,就会有人铤而走险。这些人里少不得有许多远见卓识才干突出者,一旦这些人误入歧途,那就是翻天覆地的大乱啊。现在就该未雨绸缪以防将来啊,难道真要扩招么?如赵宋朱明那般疯狂扩招,官员质量下降,也没甚意思。」

    李晔自言自语。

    这两年他总是会

    莫名的烦躁,经常从噩梦中惊醒。

    「圣上,新罗女王遣使入朝,进献财货金银价值一百万缗,请求发兵入国平叛。」

    刚刚从翰林院调任礼部侍郎的归黯奏道。

    百济高丽等反唐势力已经在朝鲜半岛死灰复燃了,新罗女王不善于军事,已经被打得逃到了山里避难。这不,女王已经连续五次上书李晔,以附属国的身份请求大唐发兵入朝剿灭叛军,就像当初这个强大的老大哥派兵帮他们教训日本人一样。只是历史上,女王等到死也没等到唐国大兵来帮忙,最终惨然灭国。他们怀念跟大唐这个老大哥时的美好日子,那会儿不但上贡少,而且使者每次去长安还能得到大批赏赐,每次得到的赏赐比上贡的财货还多得多。

    留学生派多少收多少,想当官也没问题。

    更要紧的是,敌人来袭时,老大哥二话不说就予以,那是何等的靠谱。

    好在这个时空,情况完全两样了。

    大唐重新强盛起来了。

    东亚乃至整个世界的霸主,依然是大唐帝国。….

    女王这几年对李晔哥哥也极为,短短数年时间便扫平了天下。

    不少新罗士大夫说,这就是天朝有天佑的证据。大唐强盛,女王对抗叛军的决心自然更强。自从百济高句丽死灰复燃后,女王姐姐就没打算议和,再三言明即便拼至最后一人也绝不臣服逆贼。当然,她也没去拼—根本打不过还拼什么?当然是等哥哥扫平天下再来帮自己了。

    这不,天下藩镇全部裁撤才半年,长安的新罗留学生就向国内报告了这个好消息,然后女王就派使者千辛万苦地越过叛军的封锁,兴冲冲的来到长安。使者带来了女王的厚礼,什么高丽参啦鹿茸啦黄金之类的,先是表达了一番对李晔平天下的祝贺,再严正申明新罗将一如既往地奉大唐为神皇上国,新罗将永远铭记大唐数次出兵帮忙击退渤海倭国的再造之恩云云。

    「等杜让能到任吧。」

    想了一下,李晔觉得卢龙那十几万杀才也不能闲着,出去找找事做吧。

    新罗使臣的运气终于来了。

    当天下午,归黯在外交部堂召见了新罗女王的特使崔光玄。

    「崔使君,你恨叛军么?」

    使臣咬着牙回答,恨!恨极了思密达!

    各位长官顿时都哈哈大笑:「那好,半个月后我国大军入朝讨伐三国叛军,到时候你就随军出发吧。我们让你亲眼看到那些叛军首领是怎么死的。」

    崔光玄又惊又喜,差点没蹦起来!

    半个月!上国的大军半个月后就会出发了!

    而且,我还能亲眼看到上国大军如何剿灭该死的三国余孽,杀了那金鬼魔王!

    这么一来,自己岂不是必然留名于新罗青史之中?

    太平登封三年四月,有诏。

    令成德、卢龙、横海、易定、河东、淄青、魏博、宣武各地各自挑选一万名军人,开赴蓟州待命。以刘巨容为朝鲜招讨使,刘仁恭、梁公儒、张存敬、魏弘夫副之,组建辽东新罗行营,有司选拔文武百官入职,统率八万精兵。在新罗人的引导下,择日跨过鸭绿江入朝。

    在刘仁恭的建议下,朝廷诏令契丹组织唐协军帮忙。

    当然,契丹也不敢拒绝,他们派出了最勇猛善战的耶律阿保机,率五千人赶赴行营效力。

    「圣上,还有一事,高昌求公主。」

    第二天早会,归黯又壮着胆子报告了西域牒文。

    李晔却是头都不抬:「打发他们,朕早就跟你们说过,中国与诸胡只有君臣。」

    归黯一愣,道:「高仓这次是主动求亲入境教化,并非是和亲。再说,

    前些年宣皇一朝就因为不许南迁的回鹘部落入关,招致回鹘数次寇边。而且高昌使者说了,他们可汗的态度很坚决,如果再不许,只怕……」

    「只怕什么?他们不来找麻烦,朕还不好下手呢。」

    「好吧。」….

    见这祖宗心意已决,归黯便拿出另一封牒文汇报道:「日本国菅原道真上表,请再遣留学生五百人。」

    「你们自己看着吧,无非是经费的问题,就看三司给多少钱了。」

    李晔莫名的一阵心烦意乱,神色口吻都有些懒洋洋的,在场阁臣脸上都有些挂不住,眼看就要拿出一篇篇长篇大论来跟皇帝吵架了,坐在边上闭眼观战的崔远突然睁开眼冒出来一句:

    「圣上,刘相公以疾病缠身,三次上书乞骸骨。」

    想一想刘崇望,确实已经那么大年纪了还在淮南江左当着一把手,要是再不同意老人家回来,真的太说不过去了。只是他退休了,现在谁还有这个能力和威望坐镇东南呢。

    「想不到一晃眼的工夫,老师出镇已经三年多了,这么多年未见,朕还真是很想他啊,将来河西打起来,身边也需要有个老臣参谋,同意老师入朝吧,至于接替人选,王相公你们下去讨论吧。」

    老师年事已高,疾病缠身,该回来退休养老了,在座都没有异议,首相王抟道:「臣以为刘相公劳苦功高……」

    李晔正有此意,打断道:「朕以为然,众卿以为该如何安排?」

    陆扆道:「臣认为可以南阳郡王为左右神策军中尉,检校太师同平章事食邑一切如故。」

    至于王抟提出的恩赏则一点都没有提到。

    李晔心下雪亮,廷臣大都不愿意有人太过出头,对威望太高的同事总是本能的怀疑,连善于鉴别人才的王抟都不例外。所谓天子宁有种,兵强马壮者为之,功勋卓著的大臣不分文武,总是会受到猜忌。这也怪不得君主同事疑心,随着实力的增长,人心总会跟着不知足,就算自己知足,自己的追随者也会推自己上去,李家天下就是这么来的,能不猜忌别人吗?

    刹那间,李晔的心眼转了无数个来回,最终点头道:「陆相公言之有理,就罢刘崇望淮南处置观察等使,转任左右神策军中尉,检校太师同平章事食邑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如故。」

    王抟想要再争一争,李晔抬手示意他别说,接着补充道:「特进紫金光禄大夫,骠骑大将军。」

    李晔已经不记得刘崇望身上的官职爵位有多少了。

    说完这番话,李晔站起身来,沉默无语。他望向大殿之外的天空,一阵莫名伤感,中兴路是这样难走,时不待啊,盛世还没到来,身边的人却一个又一个地相继老去,连自己都快三十岁了。这次会议结束不久,悲伤过度的韩国夫人李廷衣,结束了她短暂无奈的一生,太平登封三年中秋,李廷衣于辉光殿佛堂薨天,时年十九岁。淑妃于其弥留之际探望,李廷衣只是默默流泪哽咽:「李晔,我恨你!如果可以重来,我再也不要嫁给你。姐姐,师儿就交给你了。」….

    晋王李师年仅四岁,却就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