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无力的结局

    第三百零四章 无力的结局 (第1/3页)

    事后很久,马明远反思南岭之乱的个中因果,最终得出结论:

    南岭兵营内驻扎的奉军官兵,大多数还是不懂国家、民族的旧式军人,之所以奋不顾死与日军厮杀,一则身边同伴大多如此,因此形成一种从众心态。

    二则日军表现实在不堪,与以往盛名不负,大家伙痛打落水狗,自然没有心理负担。

    三则己方火炮在侧,而日军的重火力非常孱弱,又很快被奉军炮兵所消灭,南岭兵营守军等于神器在身,几乎是欺负日本人,如此顺风仗,自然人人乐意打。

    等到形势突变,南岭兵营及守军成为绝地、孤军,炮19团又决意脱离南岭兵营,这些671团官兵自然心思各异,出现后来的变乱也就成为必然。

    但是,只要脱离绝地,这些奉军官兵又会振奋士气,重拾抗日打鬼子的勇气来。

    想来,这就是旧式军队,一支没有自己思想,缺乏相应主义的鞭策的军队,终究难以承担未来国战的重任。

    时间回到民国二十年十月十一日午后。

    炮19团爆炸营地,大举出逃,甚至竖起白旗,大约是午后一点半前后。

    此时长谷部照俉也是抵达南岭不久,正在附近观察南岭兵营的布防情况。之前虽听说兵营内似乎有所异动,长谷部照俉并未放在心上。

    在他想来,对方既然抵抗七八个小时,而且兵营完整,布防还算谨慎,怎么都能再坚持一阵,若增援日军不豁出损失,拼上损耗一些人命,好好打一打,终究很难砸碎这些奉军的信心。

    当连续不断爆炸传来,那地动山摇的震撼,令南岭周围日军一阵晃动,连长谷部照俉都险些跌倒。

    紧接着,让日军目瞪口呆的一幕出现了,先是兵营一侧被炸上了天,然后大股奉军溃逃而出,向日军看守稀疏的北方逃窜,最后,甚至连白旗都升起来。

    这,这是怎么回事?

    就在一众日本军官都瞠目结舌的功夫,大岛陆太郎第一个反应过来,顾不得请示长谷部照俉,当即对第4联队下令:

    “冲锋,不要顾忌伤亡,所有火炮,急速射!”

    日军严格的纪律性在此时完美体现出来,虽然被震的七荤八素,大岛一声令下,第4联队还是依照本能,在军官指挥下,炮兵开始射击,步兵顾不得排成线形阵列,就端起三八枪,迈动脚步,向着南岭兵营仰攻上去。

    任玉山、李辅臣、张乐山、万弘义等人大吃一惊,顾不得大骂穆纯昌,急忙率领671团官兵进入阵地,抵御日军的突袭。

    虽然日军敏锐的抓住了时机,在671团军心离散的一刻发动猛攻,但先前671团经过几轮血战,不仅布防比较严密,而且提前挖掘有大量工事,纵然新到的日军奋力突击,甚至一度突破堑壕,攻入671团的营区,马明远大吼一声,端起刺刀,与任玉山并肩冲上,生生将日军顶了回去。

    这轮进攻持续了足足一个小时,日军方力竭缓缓后撤。

    直到这时,大岛陆太郎才惭愧得小跑到长谷部照俉面前,深深鞠躬,一脸歉意的道:

    “对不起,阁下,属下擅专,进攻失利,请阁下责罚。”

    长谷部照俉满意的拍拍大岛陆太郎肩膀,此君看来还是颇有指挥才能,刚才的战机抓得非常准,而且心思敏捷,这次进攻虽然未能一举攻破奉军,却已经最大限度破坏了奉军的防御工事,等下再次进攻就容易多了。

    如此安抚过大岛陆太郎后,长谷部照俉观察了671团一番,忽然询问道:

    “大岛君,以你看,现在派出军使,令奉军撤出营地的可能性大不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