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必杀

    38必杀 (第2/3页)

减少,直到二战才开始下一阶段的武器研究。

    由于英国政 府判断希特勒必定会违反《日内瓦公约》使用化学武器,为了保持技术上的领先,英国在1942年开始实施他们的秘密计划——研究生物武器。

    波顿唐(Po

    to

    Dow

    )严格来说是算是一个园区,位于波顿村(Po

    to

    )的东北方,园区里最主要的两个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实验室和英国公共卫生实验室。

    二战结束后,同盟国发现战败前的德国已经研究出了一种更加致命的化学武器——沙 林毒 气。

    沙林毒气无色无味,非常小剂量就能迅速致人于死地,这类神经毒气可以渗透皮肤麻痹中枢神经,瞳孔缩小、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乃至剧烈抽搐,足量的情况下致死仅需要2分钟。

    新型化学武器也引起了紧跟潮流的英美两国的关注,二战后为了保持技术上的领先,英国人也开始研究起神经毒气。

    只是这一回他们并不满足于用动物做实验,而是开始招募人类志愿者测试化学武器。

    在高峰时期,波顿唐每年要进行500次以上的人体实验。

    1953年,东窗事发,一名来自皇家空军的志愿者罗纳德·麦迪森在沙林毒气实验中死亡。

    随着冷战的激化,美国的化学武器研究规模越来越大,在1950年代末他们研制出了V X 神经 毒素,和沙 林毒 气属于同一类,只不过毒性比后者强了170倍。

    而现在他们研究的是生物武器——炭 疽杆 菌,确切的说是炭 疽杆 菌的芽孢。研究人员将炭 疽芽孢混合在直径很小的水雾中,形成气溶胶覆盖大片区域。

    芽孢一旦被吸入肺部就有可能复苏,进而感染引发致命的肺炭 疽。不过他们的测试对象是绵羊,他们把绵羊用木箱固定,以确保头部暴露在空气中且能接触到这种新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