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奥尔梅克

    96奥尔梅克 (第1/3页)

    由于生活的地方洪涝灾害多发,为防水淹,不得不挖土筑墩建房于土墩之上。

    考古发掘出两种土墩:一种呈圆形或方形,面积不大,往往数座土墩聚集在一处;另一种为长堤状,长达30米。

    前者无疑是民居遗址;后者根据长堤下方出土的大量石片、石斧等石器判断,当为工匠集体劳动的工棚遗址。

    奥尔梅克人的建筑物均为泥垒土砌而成。民居自不必说,就连祭祀中心的底座高台也是土垒的。

    拉文塔的祭祀台呈圆形,高30米,底座直径128米,坐落在一广场南端,用土10万立方米,面积为5平方公里。

    在这个高大的土台上矗立着一座座神庙或祭台,并且美洲最有特色的神庙形式在奥尔梅克文明时期也已出现,那就是:在约莫10层楼高的塔状高台顶端雄踞着一座壮丽的神殿,远观之,整个建筑看起来像座金字塔。这一建筑风格后来也为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所继承。

    奥尔梅克人具有高超的艺术技巧,这尤其突出地体现在他们的石雕作品、制陶工艺和筑墩建房技巧上。

    在奥尔梅克文明早期,奥尔梅克人还制作陶器。主要以灰黄色粗砂陶为主,均为手制,器形较厚,表面一般没有什么装饰。

    大约到了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800年,制陶技术大有进步,出现了具有玛雅文化特征的黑色陶器。

    这种黑色陶器以钵形器和壶形器为主,器壁仍然较厚,表面先经磨光,然后刻出富有代表性的花纹。

    透过考古发掘的材料,可以发现:奥尔梅克人具有高超的艺术技巧,这尤其突出地体现在他们的石雕作品、制陶工艺和筑墩建房技巧上。

    1938年发现的“奥尔梅克巨石头像”是奥尔梅克文化中最闻名于世的艺术品,这些头像由整块玄武岩雕成,构思完善,具有强烈的写实性。

    14个巨石头像中最大的是一个青年的头面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