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香积寺

    第390章 香积寺 (第2/3页)

和南诏,借他们的兵马攻打李唐的军队。

    可那时候安禄山已经昏聩,不久又遇到了安庆绪篡位。

    安庆绪比他的父亲安禄山还要不喜欢文臣,陈希烈的上书再次被闲置。

    如今陈希烈知道,虽然清渠之战大胜,但是伪燕内部却更加虚弱了。

    原因也很简单,占领两京之后,士兵们掠夺了大量的财物,如今都在想着返回老家。

    安庆绪是篡父上位,如今父亲安禄山的亲密战友史思明盘踞太原府,掌控了河东三镇的权力。

    伪燕的军队主力都是河东三镇的士兵,军粮供应也需要从河东三镇运输。

    如果史思明背叛自己,那么安庆绪在两京的大军,就成了无根之萍。

    所以连安庆绪都在犹豫,要不要放弃两京返回河东去。

    只要据守河东,大唐朝廷承认原本安禄山河东王的地位,安庆绪也是可以去帝号的。

    上一次清渠之战后,统兵大将安守忠日益的骄纵。

    伪燕朝廷上朝,安守忠竟然带着配剑,身穿铠甲走上大明宫。

    而如今安守忠在军中威望正隆,安庆绪也只能让着他,赐予他配剑上朝的权力。

    陈希烈知道,伪燕朝廷虽然打胜了清渠之战,但是伪燕的士兵是越打越少。

    相反大唐虽然在清渠战败,但是很快又能拉出这么多的士兵。

    江淮的赋税还在源源不断的送到凤翔府,大唐各地州郡和藩镇勤王的军队也在不断的入关。

    陈希烈对于伪燕的前途感到绝望。

    安禄山父子夷狄,果然不足与谋!

    陈希烈连忙叫来儿子,让他收拾家中的贵重物品,一旦前线战事失利,立刻润出长安。

    不仅仅是陈希烈想着润,就连伪燕皇帝安庆绪也在想着润。

    如今长安这座帝国最大的城市,再一次陷入到了动乱中。

    军事观察团的四人,也在密切的关注战场的局势。

    李道源叹息一声说道:“对峙这么久,到底打不打啊?”

    周世也说道:“本来以为这任务好做的,没想过到现在都没个动静。”

    这边余潇潇已经无聊的练起了剑舞,而张端阳拿着望远镜说道:

    “快了快了,我看叛军快要撑不住了。”

    张端阳的判断没错,连续多日的对垒,已经让伪燕军队内部开始不稳。

    两军对垒,就如同两个高手对决,先出招的反倒是劣势。

    后出招的能够看清先出招的底细,及时拿出应对之策。

    而先出招的则要临时变阵再应对后出招的,这对于军队的应变能力和纪律性都有很高的要求。

    可是长期对垒又是一项很耗费军心和士气的事情。

    相比之下,叛军这边更没有战意。

    张端阳说道:“军心士气这个东西是很玄妙的,士气旺盛的军队能够以一当百,士气低落的军队就算是兵力占优,武器装备占优也会失败。”

    周世问道:“导师,那士气是什么决定的呢?”

    张端阳说道:“师出有名,以正义讨伐不义,正义之师自然士气高昂。”

    “安禄山起兵的时候,打的清君侧的旗号。而那时候的天下,对于李隆基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