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法与墨

    第415章 法与墨 (第2/3页)

法律规定百姓生活方方面面,让所有人都在一个秩序框架下生活,这不就是法家所说的“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不过在李泌看来,张掖城的规矩未免过于严苛。

    虽然和动辄就要砍脚的秦法比,张掖城大部分违法的后果就是罚款。

    但是李泌也看到了,张掖城中儒家礼法的秩序已经在详细的法律下解体。

    很多百姓遇到问题,都会去官府开设的“法庭”去调解或者打官司,而不再依靠宗族来裁断。

    而通过罚款所建立的秩序,也很自然的让整个张掖城充满了追逐金钱的奢华风气。

    这都让李泌闻到和盛唐长安城一样危险的气味。

    张掖城秩序表象之下,一套以金钱为价值导向的秩序正在建立,不仅仅是百姓追逐利益,就连张掖城的官府衙门,里长坊正都在追求“政绩”。

    这个“政绩”自然就是敛财的能力了。

    这个味道李泌实在是太熟悉了。

    在李泌看来,张掖的繁华最大的基础就是如今领导张掖的知州崔涛。

    这一切都是靠着崔涛个人道德自律和个人能力来驾御张掖这驾马车,正如同开元初年的上皇一样,一旦上位者开始失德,那么这个体系就会迅速败坏。

    这多达千人的官吏,就会成为层层盘剥百姓的吸血鬼。

    而这一切还不是李泌自己想到的,这都是他陇右报纸上看到的一篇文章。

    这篇名为《小议秦制得失》的文章浅显易懂,没有使用任何典故。

    但是对于秦代制度的反思十分的深刻,特别是最后一句“秦制在始皇帝手上是统一六国,富国强兵的兴盛术,但是在秦二世胡亥手里就是残害百姓,盘剥天下的衰亡术。”

    “秦二世而亡,很多官吏都是从始皇帝时期任职到秦二世时期的,同样的秦律,同样的执行官吏,却能够得到截然相反的效果,这充分说明了法家制度的不稳定性。”

    这篇文章让李泌深以为然,上皇不就是这篇文章最近的一个例子吗。

    如果建宁王都是这样治理陇右,李泌反而要担忧建宁王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