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考卷

    第454章 考卷 (第2/3页)

次进士科的考试,在经过一轮轮的筛选后,最终定下了三十二名合格的考卷。

    这些考卷都是诗赋合格,贴经五道题目通了四题以上的,策论得到诸位同考官推崇的,最后在主考官裴冕裁定无误的,这才封到宝匣中,这才送往京师。

    大唐的科举,是没有明清那种三甲的概念的。

    能够考中进士科,大家出发点都是一样的。

    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都有状元。

    唐代科举没有榜眼和探花,状元也叫做状头,算是本届中第考生的领头羊。

    状元要负责召开同届的宴会,还要安排定期的同年聚会,在中唐之后,进士出身更加的贵重,这时候的状元的地位也更高。

    不过做状元,也不是这么好做的。

    科举考试结束后,由主考官出面会组织一场鹿鸣宴。

    这是朝廷出钱举行的宴会,也是明确主考官和考生师生关系的宴会。

    这笔钱自然是主考官出,不过能够担任主考官的,都已经是朝廷大员了,这点钱自然是出得起的。

    而等到鹿鸣宴之后,那就状元举行的“闻喜宴”了。

    闻喜宴上,朝廷官员是不会出席的,也就是新科进士们的单独宴会。

    而这笔钱朝廷自然不会出,就是要状元自掏腰包的。

    从上皇执政开始,长安的奢靡之风更加盛行,举行一次闻喜宴的费用也是水涨船高。

    每一科的新科状元,都会努力操办闻喜宴,试图超越上一届的闻喜宴。

    这样的日积月累,不少寒门子弟的状元都不堪重负,出现因为举办闻喜宴而卖田卖房的事情。

    朝廷虽然限制闻喜宴操办金额的上限,可只要这种风气存在,闻喜宴就注定是新科进士们的盛世。

    除了操办闻喜宴,状元还需要给所有同年搜集人物志,编写同年志和同年诗集。

    定期还要举行同年的聚会,这些钱当然也都要状元自掏腰包。

    不过就算是王成伟,也不敢笃定自己能不能中状元。

    只要能考中进士,自己的目标就达成了。

    凤翔府,皇帝第三次向身边的大伴李辅国问道:

    “大将军,长安的卷子送过来了吗?”

    李辅国之前在关中督办粮食,最近刚刚返回凤翔府。

    这位权宦返回宫中,其他太监立刻让道,李辅国立刻成为皇帝身边最亲信的人。

    就连之前在后宫中表现活跃的程元振、鱼朝恩,都只能自请离开凤翔府,不敢和李辅国争宠。

    李辅国和高力士一样,不仅仅担任内廷的职位,还是皇帝亲自封赏的辅国大将军,也是神策军统领,他是名副其实的实力派。

    李辅国笑着说道:“圣人,奴已经派人在凤翔府门口候着呢,只要长安的考卷送过来,就第一时间押送到圣人面前。”

    这下子李亨急躁的心情这才纾解了一些。

    开科取士是大唐的大事,更何况这一次可是李亨登基以后的第一次科举。

    实务策的题目也是李亨亲自命题的,可以说这一次科举对李亨来说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