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江淮钱法

    第533章 江淮钱法 (第2/3页)

道:“可是海贸风险大,海船很容易倾覆。朝廷的水师需要守卫港口不能随便出海,这民间有人愿意冒险出海吗?”

    等到高适问出这个问题,李道源已经基本确认了,眼前这个人是淮南节度使,唐代著名诗人高适了。

    也只有淮南节度使才会问这样的问题。

    知道对方是高适之后,李道源反而更淡定了。

    自己什么样的大官没见过,还是高适这个大诗人的光环更吸引人一点。

    不过高适也是一个尽职尽责的高官,东南钱荒确实是一个困扰大唐的问题,李道源也想要江南的百姓过的好一点。

    李道源说道:“我曾经见过一本大食的造船书,大食人能够建造海上航行的大船,那种大船能运送货物横渡大海。”

    “其实大食人造船的技术也不比大唐强到哪里去,只要有技术娴熟的工人就能造船。”

    高适点点头,他曾经在港口上看到过大食人的船。

    据说这船是从天竺起航,绕过了大唐南方的海岸线才抵达了扬州,这些奇怪的天竺商船能在海上航行很久,能够抵御风浪的侵袭。

    也曾经有大唐商人,想要购买这种大食海船,只是可惜大食商人没怎么也不肯卖,而且这种船也只有大食的船匠能够建造。

    高适大喜过望,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竟然有大食造船的书,如果真的能造出安全的大食商船,那么民间出海的人就会多起来了。

    接下来就是如何鼓励百姓出海贸易,将大唐的钱从这些国家那里赚回来了。

    李道源说道:“至于如何鼓励民间出海,那就不是小生所长了,不过我倒是认识一两位精通财政的朋友,可以向他们请教。”

    高适知道这次收获已经足够大了,他连忙问道:“这大食造船的书可带在身边?可否给老朽一观?”

    李道源摊开手说道:“并没有带在身边。”

    高适有些失望,却没想到李道源接着说道:

    “不过小生有过目不忘只能,可以将书里的内容默写出来。”

    高适大喜过望,连忙说道:“不瞒郎君了,老朽是淮南节度使高适,今日和你畅谈可谓是受益匪浅,不知道小友姓名,哪里人士?”

    李道源装作惶恐的说道:“小生李道源,陇右人士。”

    “李郎,你若是能献上大食造船术的书,那对于江淮百姓,对于大唐都是有功劳的。本节一定向朝廷举荐你!”

    李道源说道:“小生无意功名,多谢节度使美意。大食造船的书我现在就可以默写出来。”

    说完高适连忙喊来小和尚,拿来了笔墨纸砚,摊开让李道源默写。

    其实为了能出海,李道源早就研究过造船术。

    历史上使用木质船只进行过远洋航行的文明,有欧洲、阿拉伯和中华文明。

    明代郑和七下西洋,乘坐的就是能够远洋航行的宝船。

    只可惜宝船的资料都已经遗失了,而且宝船的船体很大,需要很多珍贵的百年木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